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
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
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
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
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
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
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
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
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
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
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
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
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
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华都市中的车马喧嚣场景,通过对长安街头车轮交错、尘土飞扬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古都长安的繁盛与热闹。诗人以"伊洛有歧路"开篇,指的是长安城内外众多的道路交汇,而这些道路上车辆穿梭,轮迹重叠,显得异常热闹。
接着,"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则进一步描绘了车马行走时轻盈的车盖和飞扬的尘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快速。诗中的"鸣玉岂朴儒,凭轼皆俊民"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坐着华丽马车、品行端庄之士的赞美,他们或许是当时的文臣或者有才华的人物。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则描绘了四季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们衣饰上的不同装扮,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季节变换与人间喜庆景象。诗中"余本倦游客,豪彦多旧亲"透露出诗人自己的情感,他可能是一个旅途疲惫的游子,对于那些豪爽之士和旧日知交感到怀念。
后续的几句"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规行无旷迹,矩步岂逮人。投足绪已尔,四时不必循。将遂殊涂轨,要子同归津"则表达了诗人对晨曦的期待,对于守护一份美好情感的渴望,同时也承认了生活中的规矩和步履难以逾越,最后强调无需循规蹈矩,希望能够与知己共赴同一个归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长安街头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四季变化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观察和个人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