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乾坤几战尘,南山北阙意逡巡。
贫思隐语呼庚癸,病怯流年避巳辰。
三顾恐无开济术,百年须了去来因。
鹿门有约吾将隐,倚杖看云老此身。
扰扰乾坤几战尘,南山北阙意逡巡。
贫思隐语呼庚癸,病怯流年避巳辰。
三顾恐无开济术,百年须了去来因。
鹿门有约吾将隐,倚杖看云老此身。
这首诗《遣怀》是宋代诗人俞德邻的作品,通过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扰扰乾坤几战尘,南山北阙意逡巡”,诗人以“扰扰乾坤”描绘出世事纷扰、战乱不断的景象,而“南山北阙”则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追求的徘徊不定。
颔联“贫思隐语呼庚癸,病怯流年避巳辰”,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在贫困中,诗人渴望隐居山林,寻找心灵的慰藉;面对岁月的流逝和身体的病痛,他选择逃避,试图逃离时间的无情。
颈联“三顾恐无开济术,百年须了去来因”,这里引用了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施展才华,实现济世救国的理想,但又担心自己可能无法达成这一目标。同时,“百年须了去来因”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有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尾联“鹿门有约吾将隐,倚杖看云老此身”,诗人最终选择了归隐,与自然为伴,以“鹿门”这一隐士常去之地为归宿,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倚杖看云,既是对闲适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理想追求、生命哲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前年风雪中,送君还乡里。
今年暮春天,别君凤城里。
单车走滇南,中道靡所止。
东西感鸿飞,岁月惊马齿。
旧时欢燕深,离索复于此。
他年再相见,须鬓可知矣。
努力供奉班,圭璋式朝士。
维宋设宫观,有使有提举。
其制虽戾经,养贤丰禄糈。
所以殿阁臣,引疾自华膴。
南渡建炎中,内祠比京府。
洞霄典物隆,主者皆宰辅。
牧心作志书,惜未偻指数。
后遂弗深考,漫列《朱子》主。
校官祀《春秋》,徒然荐笾俎。
遗献竟久湮,靡文此进俯。
往者竹垞翁,翻史详为谱。
姓名及爵里,因年分次序。
百一十四人,历历可披簿。
其中多名流,遗徽映岩户。
应据曝书亭,作为邓志补。
否且锓诸木,悬诸两庭庑。
庶几垂不刊,来者目共睹。
毋虚道院游,于是可道古。
下瞰无底潭,上压千寻壁。
石柱忽倒垂,一洞破青碧。
山空人语响,径古苔痕积。
既瞻米老像,还求范公迹。
旷怀耿至今,风流缅似昔。
浊醪共斟酌,杂坐云根石。
回瞻隔浦帆,隐隐没沙碛。
水风时吹衣,斜阳澹将夕。
偶涉已浩浩,欲去仍恻恻。
良会不可常,况值远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