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岭碧重重,中高华顶峰。
尽头沧海出,半被白云封。
屋冷僧抛去,仙来井有踪。
绝无猿鸟路,争得世人逢。
台岭碧重重,中高华顶峰。
尽头沧海出,半被白云封。
屋冷僧抛去,仙来井有踪。
绝无猿鸟路,争得世人逢。
这首诗描绘了华顶峰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句“台岭碧重重”以翠绿的山岭开篇,营造出一片郁郁葱葱的自然景象。接着,“中高华顶峰”点明主题,华顶峰在群山之中显得格外高耸,引人注目。
“尽头沧海出,半被白云封。”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华顶峰直插云霄,仿佛能触及天边的沧海;另一方面又以“半被白云封”暗示其云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不可知的美感。
“屋冷僧抛去,仙来井有踪。”这里通过僧人离开与仙人足迹的想象,进一步渲染了华顶峰的超凡脱俗之感。屋冷暗示了此处环境清幽,僧人离去可能是因为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仙人留下的足迹则增添了神话色彩,让人联想到此地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灵异现象。
最后,“绝无猿鸟路,争得世人逢。”这两句表达了华顶峰的孤绝与罕至,即便是猿猴和飞鸟也难以到达,更不用说寻常人世间的访客了。这不仅强调了华顶峰的险峻与遥远,也暗含了对真正精神探索者或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顶峰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神秘色彩,同时也蕴含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深沉思考。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
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
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
彪炳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贺酒纷号呶。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草润衫襟重,沙乾屐齿轻。
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
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