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饮散归来卧,夜半人扶强起行。
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
将归梁燕还重宿,欲灭窗灯却复明。
直至晓来犹妄想,耳中如有管弦声。
黄昏饮散归来卧,夜半人扶强起行。
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
将归梁燕还重宿,欲灭窗灯却复明。
直至晓来犹妄想,耳中如有管弦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饮酒后归家的场景,通过对夜晚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功力。
“黄昏饮散归来卧”,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黄昏时分与朋友聚饮,至暮色中才慢慢回到家中。这里的“卧”字暗示了一种放松安逸的状态。
“夜半人扶强起行”,则透露了酒宴结束后,诗人因为酒力未褪,被人扶持着勉强起身继续前行。这两句勾勒出了一个悠闲、享乐又略带醉意的人物形象。
接下来的“枕上酒容和睡醒”,诗人在枕边的酒香与梦境中缓缓清醒,感官上的细腻体验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敏锐。紧接着,“楼前海月伴潮生”则将室内外景相结合,海月的光辉映照着潮汐的起伏,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热爱。
“将归梁燕还重宿”,这里的“梁燕”指的是家中,诗人即将返回自己的温暖巢穴。"欲灭窗灯却复明"则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的犹豫不决,有时候想熄灭灯火安歇,却又不忍心让那微弱的光芒消失。
最后,“直至晓来犹妄想,耳中如有管弦声”,诗人的梦境延续到黎明前,耳边仿佛还残留着琴瑟之音。这里既可理解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可能是酒后的一种幻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活动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功力,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宴饮后的闲适与自在。
东风五陵畔,恣意少年游。
鲁酒银凿落,宛辔金雕锼。
狂童舞拍张,妖女弹箜篌。
酒酣万事出,横披宫锦裘。
尺八铁匕首,能令都市愁。
避雠从车骑,结客取凉州。
北断匈奴臂,西斩月支头。
论功独第一,天子赐旌斿。
图貌在麒麟,英风冠九州。
笑谓故所知,功多罪不忧。
当时杀人者,今日海西侯。
方朔明大隐,君平探幽蹈。
去矣无足差,吾将从所好。
春理霅上耕,秋归剡中钓。
在物多饶境,选隙时一造。
丹霞挟回浆,白云装行屩。
奔险吐葱綪,芊眠含叫窱。
何以明有获,听然动微笑。
徇物非余术,资身良已要。
岂不爱微名,空谷将谁耀。
维旄茀蓠,在泽之湄。子来自燕,于以将睽。
维旄茀荟,在泽之涘。予之来邢,于以将贽。
既觏则降,胡惙其忧。河岳中移,两曜不仇。
白驹既餔,云何不辕。裳衣在躬,启明流天。
虽有餔浆,无裨渴饥。岂鲜弟昆,在生则依。
安能离形,与子周还。优哉游哉,庶以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