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阅贤书意转疑,叹君年少不逢时。
天涯空自看鱼雁,春草常令寄梦思。
三秋聚散风前叶,一着推移局里棋。
丹桂分明天上种,他年来折最高枝。
静阅贤书意转疑,叹君年少不逢时。
天涯空自看鱼雁,春草常令寄梦思。
三秋聚散风前叶,一着推移局里棋。
丹桂分明天上种,他年来折最高枝。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得秋试消息后寄弟》表达了作者对弟弟在科举考试中的关切和期待。首句“静阅贤书意转疑”,描绘了诗人静静研读书籍,心中却满是疑惑,暗示考试的不易和不确定性。次句“叹君年少不逢时”则流露出对弟弟年纪轻轻就面临竞争激烈的时代的感慨。
“天涯空自看鱼雁”借鱼雁传书,表达出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和关心,而“春草常令寄梦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春草象征着绵长的思念,梦境中寄托着对弟弟的牵挂。接下来,“三秋聚散风前叶,一着推移局里棋”运用秋天落叶和棋局的比喻,寓言人生如棋,聚散无常,提醒弟弟要把握机会,谨慎应对。
最后两句“丹桂分明天上种,他年来折最高枝”以丹桂为喻,寓意弟弟才华出众,未来有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折取那最高枝头的荣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弟弟的鼓励,也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对弟弟的关爱与期望。
十岁儿童,看骑竹、花阴满城。
与新第、桐乡孙子,高下齐生。
倚枕不寻柯下梦,举头自爱橘中名。
但有时、米价问如何,公助平。东西塾,听书声。
长短卷,和诗成。总神仙清福,前辈家庭。
试问凌烟图相国,何如洛寺写耆英。
甚天公、属意富民侯,银信青。
有客从余,不计余无酒。袖有蟠桃为君寿。
叹此桃再熟,也须年后。甚办得,转盼个偷桃手。
菊潭三十斛,月又月添,天赋先生日更久。
但黄杨长寸,闰年倒寸,似凭得到梧宫甚时候。
客又道奇特是阳生,后七日相看,醉春风柳。
何必游嵩少。屋边山、松风浩荡,虎龙吟啸。
旧效楚人悲秋作,晚爱陶诗高妙。
发如此、临流羞照。
屈指向来夸毗子,被西风、一笔都勾了。
曾不满,达人笑。当年玉振于江表。
怅而今、老身空在,欢娱全少。
假使真如彭祖寿,蒙叟犹嗤渠夭。
偶落笔、不经人道。
岁晚连床谈至晓,胜冈头、出没看乌帽。
君举白,我频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