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宗起城南溪屋》
《王宗起城南溪屋》全文
宋 / 陈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水上小亭清更新,绿阴纨扇白纶巾。

岂无修竹娱佳客,却有清风来故人。

老树秋声凉入骨,澄江波影玉生鳞。

读书偏爱虚窗静,不管门前庾亮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zōngchéngnán
sòng / chénmǒu

shuǐshàngxiǎotíngqīnggèngxīn绿yīnwánshànbáilúnjīn

xiūzhújiāquèyǒuqīngfēngláirén

lǎoshùqiūshēngliángchéngjiāngyǐngshēnglín

shūpiānàichuāngjìngguǎnménqiánliàngchén

翻译
水上小亭格外清新,绿荫下纨扇配白纶巾。
难道没有修竹来款待佳宾?清风却像老友般不期而至。
老树秋风吹过,凉意直透骨髓,澄澈江面波光粼粼如玉生鳞。
我独爱在安静的虚窗前读书,对外面门前庾亮的纷扰毫不在意。
注释
水上:形容水面上。
小亭:小型的亭子。
清更新:特别清新。
纨扇:用细薄丝绸制成的扇子。
白纶巾:白色的丝质头巾。
修竹:高雅的竹子,常用来比喻有修养的人。
娱佳客:款待尊贵的客人。
清风:自然的微风。
故人:老朋友。
老树:年老的树木。
秋声:秋天的风声。
凉入骨:感觉非常凉爽。
澄江:清澈的江面。
玉生鳞:形容波光闪闪,像玉片上的鱼鳞。
读书:阅读书籍。
虚窗:敞亮的窗户。
静:安静。
庾亮尘:庾亮,东晋官员,这里泛指门外的世俗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以城南溪屋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首句"水上小亭清更新",写出了小亭位于溪水之畔,环境清新,充满生机。"绿阴纨扇白纶巾"则通过纨扇和白纶巾的形象,暗示了主人的文人气质,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岂无修竹娱佳客,却有清风来故人",诗人强调了这里的竹林不仅可供佳客游玩,更有清风如故人般款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老树秋声凉入骨",通过老树秋声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深沉而清凉的氛围,仿佛凉意能直达人的内心深处。

"澄江波影玉生鳞",运用比喻,将江面的波光比作美玉上的纹理,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美感。最后,"读书偏爱虚窗静,不管门前庾亮尘",表达了诗人对于阅读的热爱,即使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也愿意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对外界纷扰视而不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南溪屋的清幽环境,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宁静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野庵分题.和镇国闻笛

碧溪浮月练光寒,一曲风传到枕前。

应在南楼尽深处,玉梅飞坠学榆钱。

(0)

杂兴五首·其三

高蝉荫嘉木,未省螗斧危。

勇虫亦何愚,不顾黄雀饥。

痴痴挟弹子,已复露沾衣。

世事无不然,古今同一悲。

(0)

颂古七首·其四

安贴邦乡老赵州,时辰使得最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0)

送山老住三峰寺·其二

钵中忽见三峰影,便觉市廛尘涴人。

寄语阶前石池水,老夫衰发已盈巾。

(0)

芍药二首·其二

已分春光冉冉过,奇葩好在奈愁何。

谁令玉颊红成点,如意痕深琥珀多。

(0)

和几叟秋日南浦十绝句简子庄寄几叟·其四

两翁相对语更阑,想见风生席石间。

诗就南枝三转鹊,樽前秋月半衔山。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