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浮月练光寒,一曲风传到枕前。
应在南楼尽深处,玉梅飞坠学榆钱。
碧溪浮月练光寒,一曲风传到枕前。
应在南楼尽深处,玉梅飞坠学榆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碧溪浮月练光寒”开篇,巧妙地将月光比作织成的白练,既形象又富有美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一曲风传到枕前”,通过风的传递,将笛声带入读者的梦境,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和想象空间。
“应在南楼尽深处,玉梅飞坠学榆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将听笛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仿佛在南楼深处,玉梅如同榆钱般飘落,与笛声相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景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亡国极仳离,南宋厓山止。
伤哉陆丞相,犹作承平视。
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
直待战屡败,大势知难抵。
三子一夫人,先令赴海水。
夫人有难色,公曰姑稍俟。
待我负帝来,与汝偕行耳。
史称陆秀夫,负帝赴海死。
但纪其君臣,未详其妻子。
妻子与君臣,相继尸浮起。
合葬厓山旁,村民犹展祀。
一块乾净土,屹若华嵩峙。
家乘载独详,记之补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