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负帝赴海》
《负帝赴海》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亡国极仳离,南宋厓山止。

伤哉陆丞相,犹作承平视。

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

直待战屡败,大势知难抵。

三子一夫人,先令赴海水。

夫人有难色,公曰姑稍俟。

待我负帝来,与汝偕行耳。

史称陆秀夫,负帝赴海死。

但纪其君臣,未详其妻子。

妻子与君臣,相继尸浮起。

合葬厓山旁,村民犹展祀。

一块乾净土,屹若华嵩峙。

家乘载独详,记之补国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末年陆秀夫负帝赴海殉国的历史事件,以及他与妻子的感人故事。诗中充满了对陆秀夫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和对后人纪念的期待。

诗的开头“亡国极仳离,南宋厓山止”,点明了背景——南宋末年,国家危亡,陆秀夫在厓山这一关键战役中负帝赴海,以身殉国。接着,“伤哉陆丞相,犹作承平视”一句,表达了对陆秀夫在面对国家危难时依然保持从容态度的敬佩之情。

“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描绘了陆秀夫在战乱中仍坚持学问的精神,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也不忘教导和学习。然而,“直待战屡败,大势知难抵”则揭示了南宋最终难以挽回败局的事实。

接下来,“三子一夫人,先令赴海水”描述了陆秀夫让家人先行赴海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家人的深爱与牺牲精神。“夫人有难色,公曰姑稍俟”展现了陆秀夫对妻子的关怀与理解,希望等待时机,与她一同赴海。

“待我负帝来,与汝偕行耳”是陆秀夫对妻子的承诺,表现了他的忠诚与决心。最后,“史称陆秀夫,负帝赴海死”总结了陆秀夫的英勇事迹,而“但纪其君臣,未详其妻子”则表达了对完整记录这段历史细节的遗憾。

“妻子与君臣,相继尸浮起。合葬厓山旁,村民犹展祀”描述了陆秀夫及其家人的尸体被冲上岸,村民们为他们举行了祭祀仪式,体现了后人对他们英勇行为的敬仰和纪念。

“一块乾净土,屹若华嵩峙”形容了陆秀夫墓地的庄严与神圣,如同华山、嵩山一般屹立不倒。“家乘载独详,记之补国史”则强调了后人通过家谱等文献详细记载这段历史的重要性,以补充国家历史的缺失。

整首诗通过对陆秀夫及其家人的描述,不仅赞颂了他们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和对后世纪念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重过小孤山

从古开关作海门,风涛不动石为根。

地灵内拱孤身露,水势西来万派吞。

高柱擎天环日月,飞岑起雾湿朝昏。

羽翰倘出层巅上,直度云霄叫帝阍。

(0)

四月望夜见月

半年不见团团月,或是天阴或病中。

镜影偏随今夜满,鬓华不与向时同。

似怜偃仰空檐下,曾照婆娑舞剑雄。

遥想清光千里共,儿孙对此忆衰翁。

(0)

青松社图

天地冲融显至仁,溪头霁月泗滨春。

满林霜雪高标健,在坐簪绅众理循。

草色映窗青共好,棣华联蒂秀双陈。

髯翁偃蹇真奇遇,见此师生数伟人。

(0)

哭孙伯融

陆梁未息竟亡身,谁为祛除四海尘。

币帛敬惟招俊乂,死生端只念君亲。

丹心故国江枫晓,白骨他乡塞草春。

不是交游重相感,几多悲戚为斯民。

(0)

镇守太平杨侯致仕

金虎横腰世爵传,功成谢事享高年。

营家绿野闲方乐,报国丹心老愈坚。

刀剑于今买牛犊,兜鍪自昔换貂蝉。

江城久驻多遗爱,军政承风尚肃然。

(0)

次韵嵩溪悼马

帝选龙驹不泛常,特搜下土遣王良。

蹑云疾足应先逝,恋主真情恐未忘。

月满瑶池飞驭远,尘栖金勒旧槽荒。

如君自有方皋眼,天驷储精午位阳。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