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结社十年馀,移席城南又一初。
习静久拚人事废,息交真与世情疏。
青匀莎径穿新笋,绿涨春江跃细鱼。
麦酒熟时方贮瓮,暖风复长满园蔬。
东山结社十年馀,移席城南又一初。
习静久拚人事废,息交真与世情疏。
青匀莎径穿新笋,绿涨春江跃细鱼。
麦酒熟时方贮瓮,暖风复长满园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岳在明末时期,于东山结社多年后,迁至城南草堂的生活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东山结社十年馀,移席城南又一初”,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从东山转至城南草堂的转变,一个“又”字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熟悉与适应,同时也暗示了其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颔联“习静久拚人事废,息交真与世情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的心境。通过“习静”、“废人事”、“息交”、“疏世情”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心灵纯净的追求。
颈联“青匀莎径穿新笋,绿涨春江跃细鱼”,生动地描绘了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青色的莎草路径上穿插着新生的竹笋,绿色的春江中跳跃着细小的鱼儿,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
尾联“麦酒熟时方贮瓮,暖风复长满园蔬”,则以麦酒的酿造和园中蔬菜的生长,展现了诗人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麦酒的成熟象征着收获的喜悦,而暖风催长的蔬菜则预示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郑岳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花神戏法,向园林剪彩,点缀残腊。
磐口玲珑,荷盖团圞,仿佛香生金鸭。
前身本是江妃种,催妆早、先来一霎。
恰阿娇、初染鹅黄,纤指栏边偷捻。
耐尽霜偎雪压,爱自然幽雅,不近蜂蝶。
我梦罗浮,错认佳人,赚得翠禽嘈杂。
当年倚袖天寒日,插蝉鬓、夜藏犀合。
到而今、携向纱窗,空有泪花凝蜡。
瓮里醯鸡,裈中蠛虱,人生大抵皆然。
蛮争触斗,割据几山川。
多少移山填海,凭意气、不肯由天。
下场头、总堪一笑,鼓罢戏文完。
算浮生如梦,转关得失,弹指悲歌。
且不如高卧,图取奇缘。
只恐梦中占梦,梦醒后、又费流连。
都输与、希夷老子,一觉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