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伶俐江口遇风作》
《伶俐江口遇风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北风吹舟冲石壁,我篙竞下如拒敌。

夹岸溟濛沙乱飞,中流汹涌石相击。

舟破定知触鬼神,樯折有声如霹雳。

风狂岂可满帆张,长年不戒使我伤。

忠信宁忧白头浪,笑谈曾渡莲花洋。

不须弯弓射潮水,且复横槊赋诗章。

(0)
鉴赏

此诗《伶俐江口遇风作》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诗人遭遇风暴时在伶俐江口的惊险经历。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首句“北风吹舟冲石壁”,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描绘出风势之猛,船只在风中挣扎前行,直冲石壁的场景,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接着,“我篙竞下如拒敌”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诗人奋力划桨的动作比作抵抗敌人,形象地表现了面对困难时的英勇与决心。

“夹岸溟濛沙乱飞,中流汹涌石相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风暴的猛烈,两岸沙尘飞扬,江中波涛汹涌,巨石相互碰撞,展现出大自然的威力。接下来,“舟破定知触鬼神,樯折有声如霹雳”则表达了对风暴破坏力的敬畏,仿佛连鬼神都为之动容,樯桅断裂的声音如同雷鸣,增加了诗歌的震撼力。

“风狂岂可满帆张,长年不戒使我伤”两句,揭示了风暴中航行的危险,强调了经验丰富的老船夫也未能预料到的灾难,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不幸遭遇的感慨。

“忠信宁忧白头浪,笑谈曾渡莲花洋”则展示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对过往勇敢经历的回忆,即使面对白头浪的挑战,也能保持忠诚与信任,曾经的冒险经历成为他自信与勇气的源泉。

最后,“不须弯弓射潮水,且复横槊赋诗章”一句,以诗意的表达结束全诗,意指在面对自然的挑战时,无需过度紧张或恐惧,而是应该保持冷静,以诗文的形式记录下这段经历,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自我勇气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灾难时的勇敢、智慧与乐观,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龙潭寺新成复游二首·其二

丹宫紫殿灿瑶图,寺号龙潭近海隅。

潭月辉含金色相,龙珠光照法堂蒲。

三千世界空中灭,亿万如来觉后无。

老欲投禅求定慧,须从上乘觅真吾。

(0)

谒李忠简公祠

岭表沧桑不计年,珠江风景故依然。

孤忠节气知能几,一代文章孰敢先。

御榻抗言如尚在,梅花诗句至今传。

惭余后学抠衣日,想像高标海国前。

(0)

送马郡丞之官陇右二首·其二

负奇迁谪谁同调,见说荆州与会稽。

此日陶生滞江左,嗟君犹自赴关西。

(0)

苍梧九日偶成二绝·其一

九月炎荒暑未回,如云瘴气满高台。

菊花本是凌霜物,怪得今朝不肯开。

(0)

闻程生得官回乡作此赠之

明月高悬四海宽,朔风吹动九边寒。

长安卷轴应无数,不道陈生已拜官。

(0)

赠萧兵马

花发上林苑,风清太液池。

列侯同锡宴,亲记柏梁诗。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