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宫紫殿灿瑶图,寺号龙潭近海隅。
潭月辉含金色相,龙珠光照法堂蒲。
三千世界空中灭,亿万如来觉后无。
老欲投禅求定慧,须从上乘觅真吾。
丹宫紫殿灿瑶图,寺号龙潭近海隅。
潭月辉含金色相,龙珠光照法堂蒲。
三千世界空中灭,亿万如来觉后无。
老欲投禅求定慧,须从上乘觅真吾。
这首诗描绘了龙潭寺的壮丽景象与深邃的佛教哲理。首句“丹宫紫殿灿瑶图”以华丽的宫殿和灿烂的瑶图开篇,营造出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寺号龙潭近海隅”点明了寺庙的位置,位于海边的龙潭附近,暗示着它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潭月辉含金色相,龙珠光照法堂蒲”两句,通过月光与龙珠的光辉,不仅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也暗喻了佛法的光芒照耀着僧侣修行的法堂,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光明。
“三千世界空中灭,亿万如来觉后无”则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宇宙观和解脱之道。三千世界代表了广阔无垠的宇宙,空中灭意味着一切现象的虚幻不实;亿万如来觉后无,则表达了对佛陀觉悟境界的向往,即在觉悟之后,一切皆空,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界。
最后,“老欲投禅求定慧,须从上乘觅真吾”表达了诗人对于禅修和智慧追求的渴望,以及对佛法真谛的探索。他希望从高深的佛法中寻找真正的自我,体现了对精神成长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龙潭寺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佛教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佛教智慧的向往和追求。
陶令罢彭泽,正及黄花开。
有酒不辞浊,长歌归去来。
千载义熙波,谁能溯其洄。
学士返吴天,椎发白毰毸。
回首感宗周,掷国一婴孩。
篮舆蹇柴桑,紫骝捷蓬莱。
时睽迹更殊,畴能不见猜。
惜哉丹青美,托尚隔云埃。
今辰风日佳,言集仲容庐。
是时岁功毕,场圃方告舒。
新篘嘈嘈鸣,黄鸡啄相趋。
罗者欢得凫,网者欢得鱼。
野人慕口腹,一饫不愿馀。
顾见斜阳影,蔼蔼媚桑榆。
群从更乐端,迭起求自踰。
但酌令我酣,悠然渐黄虞。
奚必青衿子,矩步诵诗书。
世有中圣人,舍我其谁与。
采桑秦家女,皎若千金璧。
君王临高台,美人奏琴瑟。
忽来关雎操,远望中心怿。遗以双明珠,绣袋文??。
家令君王臣,贱妾亦何匿。
槁壤比云霄,低昂畴能敌。
但恐失身素,玉体何当匹。
长跪前致辞,低眉中含抑。
本自不为双,悽然如初只。
森蔚誇东观,渊穆表西清。
左史读丘索,孔公比老彭。
金壶浮泥汁,青藜太乙灯。
六纬受李氏,七略仿更生。
白马公孙辩,绣虎平原名。
身依昭回汉,职列葱离星。
陈矢徵肃慎,吴书问洞庭。
驺牙收边籍,贰负表山经。
穷探岁加我,执戟听沈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