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蔚誇东观,渊穆表西清。
左史读丘索,孔公比老彭。
金壶浮泥汁,青藜太乙灯。
六纬受李氏,七略仿更生。
白马公孙辩,绣虎平原名。
身依昭回汉,职列葱离星。
陈矢徵肃慎,吴书问洞庭。
驺牙收边籍,贰负表山经。
穷探岁加我,执戟听沈冥。
森蔚誇东观,渊穆表西清。
左史读丘索,孔公比老彭。
金壶浮泥汁,青藜太乙灯。
六纬受李氏,七略仿更生。
白马公孙辩,绣虎平原名。
身依昭回汉,职列葱离星。
陈矢徵肃慎,吴书问洞庭。
驺牙收边籍,贰负表山经。
穷探岁加我,执戟听沈冥。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拟古七十首》之五十一,以庾开府(庾信)校书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庾信才华和地位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东观(皇家藏书之处)的森蔚气象和西清(皇宫西部的清静之地)的深沉庄重,暗示了庾信学问的广博和尊贵的身份。诗人将他与古代贤者丘索、孔公(孔子)相提并论,又提及他研读典籍如金壶盛酒、青藜照明,显示出其学术研究的深入和严谨。
诗中提到的“六纬”、“七略”、“李氏”、“更生”等,都是古代图书分类或学者的名字,进一步强调了庾信在学术上的成就。诗人还提及“白马公孙辩”(公孙弘)、“绣虎平原名”(平原君赵胜),借以赞誉他的辩才和名声。庾信身处朝廷,职列显赫,负责陈设箭矢、询问吴地之事,以及整理边疆记录和山川地理。
最后两句“穷探岁加我,执戟听沈冥”,表达了对庾信不断探索学问、倾听深沉智慧的敬佩,以及岁月流逝中庾信学问日益深厚的印象。整首诗以典雅的笔触,赞扬了庾信的学识、地位和贡献,体现了王世贞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
客怀正赖春相与,苦欲留春天不许。
送君一舸下南徐,落花起舞流莺语。
鲛人浴出扶桑茧,天女染作红云段。
君从何处得锦机,借与人间为样看。
青杏园深暖漏长,柳绵如雪扑酒缸。
吴姬道字未端正,当垆学唱新番腔。
貔貅百万张颐仰,都将铁瓮盛春酿。
有客高谈四座倾,主人合序诸侯上。
日边此别各南北,君颐始髭我衰白。
何以赠之折柳条,千丝万丝心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