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题王孟端春流出峡图·其二》
《次韵题王孟端春流出峡图·其二》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满屋春流讶眼开,丹青彷佛见章台。

晓经神女和云度,寒尽天山带雪来。

合势两涯谁辨马,潜行一线仅胜杯。

戏暖鱼龙恰不夜,漱川花竹总无埃。

沿洄欲问幽人住,险绝堪矜蹈水才。

荆巫信有四时雨,滟滪全销一点苔。

祠识黄牛多古木,城迷白帝半荒莱。

吾生本是东吴客,万里西游亦壮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水出峡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满屋春流讶眼开”便已勾勒出春水泛滥、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仿佛整个屋子都因春水的涌动而惊喜。接下来,“丹青彷佛见章台”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比作画卷中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

“晓经神女和云度,寒尽天山带雪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春水流动的动态美,还融入了神话色彩,赋予了画面以神秘感。神女与云雾的结合,以及天山融雪的场景,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合势两涯谁辨马,潜行一线仅胜杯。”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水的浩瀚与细流的微小,既体现了大自然的壮阔,又突出了个人在其中的渺小感。同时,也将春水的流动比作一条细线,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轻盈与流畅。

“戏暖鱼龙恰不夜,漱川花竹总无埃。”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水带来的温暖与生机,鱼龙嬉戏于水中,花竹在水边生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通过“不夜”与“无埃”的描述,强调了春水的清澈与纯净。

“沿洄欲问幽人住,险绝堪矜蹈水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探险的勇气与决心。

“荆巫信有四时雨,滟滪全销一点苔。”这两句则以历史典故入诗,提到古代荆巫之地的四季雨水,以及滟滪堆上的苔藓,既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祠识黄牛多古木,城迷白帝半荒莱。”这两句描绘了特定地点的景象,祠庙、古木、荒莱等元素的加入,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最后,“吾生本是东吴客,万里西游亦壮哉。”诗人以自述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作为外来者的身份,以及对这次西游经历的感慨与自豪。整首诗通过对春水出峡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探索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告归养

岭海迎秋瘴雾披,京畿清晓露华晞。

青宫恩重令终养,白发心劳梦远归。

椰叶雨晴鹦鹉语,木绵风暖鹧鸪飞。

眼中无限乡关意,含笑花前看锦衣。

(0)

和赞善叔父尊韵

千里怀人念故乡,应多感慨遇重阳。

殷勤尽在诗编里,目极南天忆雁行。

(0)

再柬带湖主人

休文何事减腰围,每日高楼坐不归。

爱客真如忘寝食,对人浑若不胜衣。

凭栏细数桃花落,卷幔閒看越鸟飞。

似此清幽犹恨少,深移钓艇傍苔矶。

(0)

丙戌金陵作

金陵大道平如砥,翠瓦雕甍相对起。

甲第纵横尽主家,金鞭络绎多戚里。

主家戚里遥相连,平堤走马去朝天。

骑簇通衢看似绣,香连内苑色凝烟。

烟连骑簇真堪玩,倏忽朝回更萧散。

五侯宾从集如云,四夷门馆多迎款。

须臾教乐从天来,齐歌赵舞皆柔谐。

愧我儒生眼未识,日逐羸马随飞埃。

飞埃扑人心草草,风光只在长安道。

故乡回首白云遥,归去南山且终老。

(0)

送谢秀才南归

雪霁秦淮野水生,客中无奈别同声。

离心也似云边雁,随尔南归向粤城。

(0)

临安道中别弟文美·其一

拂袖归来我最先,相期耕钓在馀年。

无端遇著东风恶,吹上长淮逐客船。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