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四戊午九月,偕同官延庆阁过碧沚》
《水调歌头·其四戊午九月,偕同官延庆阁过碧沚》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重九先三日,领客上危楼。

满城风雨都住,天亦相邀头。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

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

江澄海晏无事,赢得小迟留。

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只有六番秋。

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

(0)
翻译
重阳节提前三天,我带领客人登上高楼。
满城的风雨都停歇了,仿佛天空也在邀请我们共度佳节。
右手举杯满满地斟酒,左手持着大螃蟹大快朵颐,茱萸和菊花相互敬酒。
我们在栏杆边徘徊,笑声随云飘荡。远望那广袤的田野,稻谷和高粱丰收在望。
江面清澈,海面平静,天下太平,让我们稍微停留欣赏。
只遗憾时光如电,即使活到七十岁,也只有六次这样的秋天。
别再问起戏马台的往事,我的破帽在风中摇曳。
注释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危楼:高楼。
满城风雨:形容风雨交加的城市景象。
相邀:邀请。
泛:斟酒。
螯:螃蟹的大钳子。
萸菊:茱萸和菊花,重阳节常用的植物。
徙倚:徘徊,逗留。
平畴:平坦的田地。
稻粱:泛指粮食。
江澄海晏:江水清澈,海面平静,形容天下太平。
抹电:形容时光飞逝。
戏马台:古代名胜,典故出自曹操的《短歌行》。
飕飕:形容风声或破帽在风中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潜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重九节气(农历九月初九)前的三天,与朋友一起登上高楼,领略风光之美。诗中的“满城风雨都住”表现了秋日的萧瑟,而“天亦相邀头”则写出了天空低垂,云雾缭绕,给人一种亲切感。

“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描绘了宴饮畅怀的情景,手中拿着酒杯与美食,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接着“萸菊互相酬”则是借用菊花比喻友情深厚,彼此之间不需要多言。

“徙倚阑干角,一笑与云浮”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上轻松自如,与朋友一同仰望天空,仿佛身处云端。下文“望平畴,千万顷,稻粱收”则是描写秋收时节的丰硕景象,展示了作者对农事的关心与喜悦。

接下来,“江澄海晏无事,赢得小迟留”显示了诗人在平静的自然环境中寻得片刻闲暇,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珍贵。而“但恨流光抹电,假使年华七十,只有六番秋”则是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以及如果能够活到七十岁,也只经历过六个秋天的感慨。

最后,“戏马台休问,破帽已飕飕”则是以历史上著名的戏马台为背景,借用破旧的帽子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翁踏孤舟立·其二

一叶孤舟小,生涯在钓筒。

群飞看雁阵,独立是渔翁。

浪与头俱白,颜因酒暂红。

片帆烟渚外,瘦影夕阳中。

蓬鬓千茎雪,芦花两岸风。

烹鲈吹荻火,隔岸呼儿童。

(0)

二日野望作

麦垄高低一样青,淡云笼昼雨丝轻。

梅花烂漫开将尽,松叶稀疏落又生。

遥企钧天知梦断,欣闻玉陛庆熙成。

人人尽说新年好,除夕无风岁旦晴。

(0)

题米元章书迹拓本

书家宝晋殆犹龙,妙用通神五指中。

墨海波澜无定势,玄云夭矫欲随空。

格高韵胜存人品,脚阔头空笑俗工。

建绍圣人精鉴赏,夺真移在玉屏风。

(0)

午步积谷山探梅才有一二蕊

烂雨才放晴,街头泥三寸。

支筇积谷山,寒梅微弄粉。

二十四番风,迎腊先一讯。

青女素精明,竟不易号令。

譬如蜕骨仙,色妆而意整。

惟有吟诗翁,年年来管领。

(0)

李源访圆泽赞

相看已瞭然,安用频频举。

长笛不禁闻,又随烟棹去。

(0)

花翁

传来五叶到渠侬,略露些儿便不同。

自是普通年远事,莫将一样看春风。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