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沙浩漫漫,冷光射目愁云昏。
茫茫大漠亘万古,何处有路通中原。
群羝牧老草枯死,倚节自誓无生还。
餐毡啮雪气自倍,婉娈儿女怀饥寒。
夜长空望汉月白,几度吊影怜羁单。
已将傲兀压忧患,独仗大义排坚顽。
此生自信羝不乳,岂意雁足传间关。
归来属国岂不厚,区区一饭皆君恩。
朔风吹沙浩漫漫,冷光射目愁云昏。
茫茫大漠亘万古,何处有路通中原。
群羝牧老草枯死,倚节自誓无生还。
餐毡啮雪气自倍,婉娈儿女怀饥寒。
夜长空望汉月白,几度吊影怜羁单。
已将傲兀压忧患,独仗大义排坚顽。
此生自信羝不乳,岂意雁足传间关。
归来属国岂不厚,区区一饭皆君恩。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牧羝行》描绘了一幅边塞风雪图,展现出戍边将士的艰辛与忠诚。首句“朔风吹沙浩漫漫”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开篇,渲染出寒冷荒凉的氛围。"冷光射目愁云昏"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人物内心的愁苦。
诗中主人公坚守岗位,誓言不归,“群羝牧老草枯死”,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坚韧不拔,"餐毡啮雪",表现出对家人的思念和自我牺牲的决心。“婉娈儿女怀饥寒”一句,流露出他对家人温存的牵挂。
夜晚仰望明月,诗人孤独而思乡,“几度吊影怜羁单”,表达了深深的孤寂和对故乡的眷恋。然而,他以“傲兀压忧患,独仗大义排坚顽”的精神,坚守职责,坚信自己不会因困难而改变初衷。
最后两句“此生自信羝不乳,岂意雁足传间关”揭示了出人意料的转折,暗示了信息传递的艰难,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并未因此动摇。结尾处“归来属国岂不厚,区区一饭皆君恩”表达了对国家厚待的期待,以及对君主恩情的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牧羝行》是一首深情而又坚韧的边塞诗,展现了元代士人忠贞报国的精神风貌。
君不能百步洪中裂横竹,一声吹入秋天绿。
巨鱼鼓舞碎明珠,白浪轩昂动浮玉。
又不能多景楼上吹飞鸿,哀弦欲断沧浪风。
徘徊舟子驻不进,江妃出听烟溟濛。
不知何处得此薰风琴,元龙六尺含苍云。
恐是峄山孤峰绝顶上,万岁不老之寒根。
道人两手提天机,中有妙法无人知。
风颠雨急倏来往,雨收风定游丝飞。
欲下不下窥鱼鸥,忽前忽后回波舟。
恍惚浮云捲天宇,错落万点飞星流。
世间万法总非真,况此假合非天成。
匣琴不出手无声,袖手不弹琴不鸣。
此琴此手两无与,问君广陵贺若从何去。
王子有琴谁复传,无徽无轸亦无弦。
若人解得非耳听,为君试作无手弹。
《听谭师弹琴》【宋·王质】君不能百步洪中裂横竹,一声吹入秋天绿。巨鱼鼓舞碎明珠,白浪轩昂动浮玉。又不能多景楼上吹飞鸿,哀弦欲断沧浪风。徘徊舟子驻不进,江妃出听烟溟濛。不知何处得此薰风琴,元龙六尺含苍云。恐是峄山孤峰绝顶上,万岁不老之寒根。道人两手提天机,中有妙法无人知。风颠雨急倏来往,雨收风定游丝飞。欲下不下窥鱼鸥,忽前忽后回波舟。恍惚浮云捲天宇,错落万点飞星流。世间万法总非真,况此假合非天成。匣琴不出手无声,袖手不弹琴不鸣。此琴此手两无与,问君广陵贺若从何去。王子有琴谁复传,无徽无轸亦无弦。若人解得非耳听,为君试作无手弹。
https://shici.929r.com/shici/2EUpVF.html
耕田畏秋旱,我老将奈何。
清晨一叶舟,凌此万顷波。
此岂我欲然,食口如雁鹅。
逢迎非本心,惭负生积疴。
君看柴桑翁,当时亦弦歌。
人前强磨洗,谓与渠同科。
悠悠天壤间,何向非南柯。
餐钱苟有赢,吾愿初无多。
归从五㹀牛,自种千把禾。
不学陶士衡,衰年更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