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倚东风十二阑,沉香亭畔试春寒。
笛声吹送清平调,长奉君王万岁欢。
笑倚东风十二阑,沉香亭畔试春寒。
笛声吹送清平调,长奉君王万岁欢。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春日图景。首句“笑倚东风十二阑”,以“笑”字开篇,赋予了人物情感色彩,仿佛在春风中轻倚栏杆的女子,满面春风,笑意盈盈,展现了女性的娇美与活泼。接着,“沉香亭畔试春寒”,将场景转移到了沉香亭边,暗示了地点的雅致与环境的幽静,同时通过“试春寒”三字,巧妙地表现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的特点,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笛声吹送清平调”,一句中,“笛声”代表了音乐的美妙,“清平调”则是唐代著名乐曲之一,此处借以形容音乐的高雅和动听,同时也暗含了对君王的颂扬。最后,“长奉君王万岁欢”,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与敬仰,以及希望君王能够永远快乐、长寿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权力中心的依附与歌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对权力的颂扬和对君主的忠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宫廷题材诗歌。
曲池收雨静无尘,结客留连半月春。
洞里桃花青叶嫩,墙头杏火绿烟新。
风光冉冉非前日,物色依依似故人。
官满又归延阁去,忍将诗酒负佳辰。
高梧已繁盛,萧萧西山陇。
毳叶竟开展,孙枝自森耸。
擅美推东南,滋荣藉萋菶。
不能容燕雀,只许栖鸾凤。
宁入吴人爨,堪随伯禹贡。
雨露时加润,霜雪胡为冻。
况有奇特材,足任雅琴用。
中含太古音,可美清风颂。
古来彭泽县,应有折腰人。
百里昔犹重,先生岂不贫。
菊花还在否,柳色为谁新。
白发南迁客,凄凉问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