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比中扃,有本何源源。
兰亭脩禊事,邈矣羲之贤。
空明比中扃,有本何源源。
兰亭脩禊事,邈矣羲之贤。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名为《题崔少卿八咏卷(其六)》。在诗中,孙承恩以“空明比中扃,有本何源源”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空灵与内在的深邃进行对比,引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思。
“兰亭脩禊事,邈矣羲之贤。”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到了著名的兰亭集会,这是东晋时期文人雅士聚集于兰亭,举行修禊仪式的盛事。王羲之作为当时的一位杰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参与使得这次集会更加具有历史意义。通过“邈矣羲之贤”,孙承恩表达了对王羲之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与赞美。孙承恩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富有意境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和哲理思考。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
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
十里横塘过雨,荷香细、苹末风清。
真如画,残霞淡日,偏向柳梢明。
凝情。
尘网外,鲈鱼旋鲙。
芳酒深倾。
又算来、何须身後浮名。
无限沧浪好景,蓑笠下、且遣馀生。
长歌去,机心尽矣,鸥鹭莫相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