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泽县》
《彭泽县》全文
宋 / 陈舜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古来彭泽县,应有折腰人。

百里昔犹重,先生岂不贫。

菊花还在否,柳色为谁新。

白发南迁客,凄凉问水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éngxiàn
sòng / chénshùn

láipéngxiànyìngyǒuzhéyāorén

bǎiyóuzhòngxiānshēngpín

huāháizàifǒuliǔwèishuíxīn

báinánqiānliángwènshuǐbīn

翻译
自古以来的彭泽县,想必也有屈身权贵的人。
即使在过去百里之地,也看重官位,先生您难道不贫穷吗?
那菊花是否依旧盛开,河边的柳色又是为谁而新绿?
漂泊南方的白发老人,孤独地向水边询问着凄凉的境遇。
注释
彭泽县:古代的一个县名。
折腰人:指屈身于权贵的人,这里可能暗指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
昔犹重:过去重视官位。
先生:对诗人的尊称,这里指陶渊明。
岂不贫:难道不贫穷,表示疑问。
菊花:象征隐逸和高洁。
柳色:春天的景色,常用来象征离别和哀愁。
新:新鲜,引申为初春景象。
南迁客: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人,可能指陶渊明自己或类似经历的人。
水滨:水边,形容诗人身处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彭泽县》,通过对彭泽县历史的回顾和对陶渊明的典故引用,表达了对高尚节操的推崇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古来彭泽县,应有折腰人”暗示了彭泽县自古以来就有坚守气节的人物,而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于此,成为后世典范。

接下来的“百里昔犹重,先生岂不贫”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选择清贫生活的重要性,即使在物质匮乏的百里之地,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询问菊花是否依旧盛开,柳色是否为新的客人带来生机,实际上是在暗指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并未因时光流逝而改变。

最后两句“白发南迁客,凄凉问水滨”,诗人以自身为“南迁客”,寓言自己或他人遭遇贬谪的境遇,来到彭泽县,面对水滨的凄凉景色,不禁发出疑问,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伤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彭泽县的历史和自然景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节操的赞美和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陈舜俞
朝代:宋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
猜你喜欢

读宋纪

显德衰微国祚迁,儿孤母寡足堪怜。

如何宋主迎□□,□□□□□□□。

(0)

王粲江楼

王粲登临客,云闲独倚楼。

西风千里兴,落日半江秋。

(0)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其二十

云边学仙子,貌古悬方曈。

闲挥白玉麈,笑坐青石峰。

(0)

偶成

我先落魄何所为,百年生计巢南枝。

迎风吸露饮山渌,枕泉漱石吟新诗。

一丝不挂心自乐,澹然性灵学无学。

洗耳熟听空山猿,知心更有空山鹤。

漫漫长夜何时晨,纷纷尘世何日清。

餔糟啜醨难自强,独醒肯图千古名。

君不见严光片石生白云,江湖夜永秋水深。

碧丝牵动潭底月,直钩钓断人间心。

(0)

和万卷阁诗韵.倪希圣携石元吉题万卷阁诗见示且言其先大父枢密公南渡后尝读书游观于此南渡去今二百年遂成陈迹感古伤今不能忘怀何时一登楼纵观前人遗躅朗吟豪咏于天风百尺之上与王粲元龙相望于千载之下顾不伟欤因次韵二章·其二

画栋丽晴霞,飞甍接天汉。

虚棂纳青山,巍轩贮黄卷。

缅怀创楼人,胸襟蕴奇算。

相去数百年,坐阅成一旦。

想当读书日,研精固忘倦。

浮云变盛时,短世惊薄宦。

我欲登斯楼,烟云聊把玩。

感慨三抚阑,临风寄长叹。

(0)

踏莎行.早春景陵道中兼旬阴雨

野烧回青,溪梅褪粉。路傍新柳鹅黄嫩。

连阴未放碧波明,峭寒尚阻东风信。

咿轧肩舆,飘萧蓬鬓。病馀怀抱无风韵。

彩笺何暇写閒情,绿尊无分排孤闷。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