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落魄何所为,百年生计巢南枝。
迎风吸露饮山渌,枕泉漱石吟新诗。
一丝不挂心自乐,澹然性灵学无学。
洗耳熟听空山猿,知心更有空山鹤。
漫漫长夜何时晨,纷纷尘世何日清。
餔糟啜醨难自强,独醒肯图千古名。
君不见严光片石生白云,江湖夜永秋水深。
碧丝牵动潭底月,直钩钓断人间心。
我先落魄何所为,百年生计巢南枝。
迎风吸露饮山渌,枕泉漱石吟新诗。
一丝不挂心自乐,澹然性灵学无学。
洗耳熟听空山猿,知心更有空山鹤。
漫漫长夜何时晨,纷纷尘世何日清。
餔糟啜醨难自强,独醒肯图千古名。
君不见严光片石生白云,江湖夜永秋水深。
碧丝牵动潭底月,直钩钓断人间心。
这首元末明初叶颙的《偶成》描绘了诗人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首句“我先落魄何所为”,流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选择。接下来,“百年生计巢南枝”形象地表达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安身立命之处,如同鸟儿筑巢。
“迎风吸露饮山渌,枕泉漱石吟新诗”两句,生动展现了诗人享受清贫简朴生活,与山水为伴,创作诗歌的闲适与惬意。他以“一丝不挂心自乐”表达内心的纯净与自在,认为无需追求世俗学问,心境已达至无学之境。
“洗耳熟听空山猿,知心更有空山鹤”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契合,空山猿猴的叫声成为他的知音,而空山鹤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感叹“漫漫长夜何时晨,纷纷尘世何日清”,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清明世界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严光垂钓的典故收尾,寓意自己甘于独醒,不求名利,只愿在自然中保持真我,哪怕潭底月影被碧丝牵引,也坚守内心深处的宁静。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