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醉篱头酒。乍炎风、送来婪暑,日西斜否。
湿遍轻容芳汗透,指印欲黏圆斗。
怯热信、伏催三九。
满注兰汤看沃雪,掩明窗、分付银钩守。
钗才卸、螺鬟首。香泉一掬明珠走。
知灵液、深深几许,试探纤手。
肌滑凝脂巾易拭,疏雨梨花娇受。
教小玉、且牢缄口。
未许窥帘移烛影,赚饼金、憎煞昭阳丑。
妆重整、回廊牖。
竹醉篱头酒。乍炎风、送来婪暑,日西斜否。
湿遍轻容芳汗透,指印欲黏圆斗。
怯热信、伏催三九。
满注兰汤看沃雪,掩明窗、分付银钩守。
钗才卸、螺鬟首。香泉一掬明珠走。
知灵液、深深几许,试探纤手。
肌滑凝脂巾易拭,疏雨梨花娇受。
教小玉、且牢缄口。
未许窥帘移烛影,赚饼金、憎煞昭阳丑。
妆重整、回廊牖。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傍晚,一位女子在竹篱边享受清凉之浴的情景。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沐浴时的场景与情感。
“竹醉篱头酒”,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作饮酒之人,生动地描绘出竹林在夏日傍晚的静谧与清凉。“乍炎风、送来婪暑”,轻柔的微风带来了夏日的炎热,营造出一种既热又凉的独特氛围。“湿遍轻容芳汗透,指印欲黏圆斗”,女子沐浴后,肌肤湿润,仿佛能看见汗水渗透轻薄的衣物,手指轻轻触碰,似乎能粘住天空中的圆月,形象地表现了沐浴后的清爽与惬意。
“怯热信、伏催三九”,即使是在炎热的夏日,女子也感到一丝寒意,仿佛冬天的寒冷正在逼近,这句巧妙地对比了季节的变换和内心的微妙感受。“满注兰汤看沃雪,掩明窗、分付银钩守”,女子在热水中浸泡,如同雪被温暖融化,她关上明亮的窗户,让银色的窗帘守护着这份宁静与私密。
“钗才卸、螺鬟首”,女子卸下头饰,梳理着发髻,这一动作透露出沐浴后的轻松与自在。“香泉一掬明珠走”,她用香泉轻轻擦拭身体,如同珍珠般滑落,展现出沐浴后的洁净与优雅。“知灵液、深深几许,试探纤手”,女子通过触摸,感知水的温度与深度,这一细节体现了对沐浴过程的细致体验。
“肌滑凝脂巾易拭,疏雨梨花娇受”,肌肤如凝脂般光滑,即使是轻柔的毛巾也能轻易擦干,仿佛春雨中的梨花,娇嫩而美丽。“教小玉、且牢缄口”,她吩咐侍女保持沉默,不让外人打扰这份宁静。“未许窥帘移烛影,赚饼金、憎煞昭阳丑”,她不允许他人窥视,也不愿让烛光移动,更不愿让那些嫉妒的目光伤害到自己。
“妆重整、回廊牖”,沐浴后,女子重新整理妆容,回到回廊的窗户旁,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傍晚沐浴的宁静、美好与女子的优雅与自信,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气息。
种树才拱把,终有佳荫时。
为山始一篑,会见高巍巍。
岂其为学道,而反不如兹。
一言圣所戒,一行圣所持。
其故伊云何,言行乃枢机。
㳙㳙小不塞,江河大难治。
绵绵微不绝,罗网将密施。
分阴亦可惜,陶公实我师。
少壮玩愒过,老大伤已迟。
轻冰方解冻,渺渺春波活。
烟收界远天,一泓沧池阔。
尚无蒲苇丛,例有鲦鲤鱍。
似欣风日恬,出水弄素沫。
不垂钩曲曲,不施罛濊濊。
鱼亦知我意,泳游不惊拨。
渚禽语明镜,兰茝堪采掇。
濯清喜沧浪,心与川云豁。
良夜渐添长,斗杓亦旋北。
旌门笳吹奏,大野人声息。
归辔辞沈阳,乘舆指京国。
毡庐坐閒窗,可爱新月色。
差无尘念萦,微觉轻寒逼。
关山巡阅多,历历皆堪忆。
扬鸾和铃中,玉律忽已易。
悠悠今古人,趁此驹过隙。
百年讵云久,寸阴实可惜。
际兹清宵佳,况对寒蟾碧。
金鸭已结篆,银檠半折堲。
却似去冬夜,梅香递宣席。
所志嗟无成,所学曾何得。
惟馀此初心,时时自兢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