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烧回青,溪梅褪粉。路傍新柳鹅黄嫩。
连阴未放碧波明,峭寒尚阻东风信。
咿轧肩舆,飘萧蓬鬓。病馀怀抱无风韵。
彩笺何暇写閒情,绿尊无分排孤闷。
野烧回青,溪梅褪粉。路傍新柳鹅黄嫩。
连阴未放碧波明,峭寒尚阻东风信。
咿轧肩舆,飘萧蓬鬓。病馀怀抱无风韵。
彩笺何暇写閒情,绿尊无分排孤闷。
这首元代宋褧的《踏莎行·早春景陵道中兼旬阴雨》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野烧回青",暗示冬日余烬的野火痕迹在春雨后转为新生的绿色,象征着季节的更替。"溪梅褪粉",梅花的粉色花瓣在春寒中凋零,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路傍新柳鹅黄嫩",形象地描绘出路边新发的柳树嫩叶,颜色如鹅黄般娇嫩,充满生机。然而,"连阴未放碧波明,峭寒尚阻东风信",说明虽然春天的气息渐浓,但连续的阴雨和寒冷天气阻碍了春风的来临,使得水面未能照见碧波。
诗人自身状态是"咿轧肩舆,飘萧蓬鬓",形容他乘坐着吱呀作响的轿子,头发散乱,显得疲惫和落寞。"病馀怀抱无风韵",流露出诗人因病体而心情低落,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最后两句"彩笺何暇写閒情,绿尊无分排孤闷",表达了诗人没有闲情逸致去书写美好的春景,只能借酒浇愁,排遣孤独与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落寞。
东山怀卧理,南省怅悲翁。
共见前途促,何知后会同。
莫轻一筵宴,明日半成空。
况尔新离阙,思归迷梦中。
青郊上巳艳阳年,紫禁皇游祓渭川。
幸得欢娱承湛露,心同草树乐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