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何漫漫,展转不得曙。
山城送寒更,长短杳难数。
忆昔趋朝时,夙夜畏迟误。
梦中惊觉来,颠倒著衣屦。
如今足晏眠,饱食惭逸豫。
祖生闻鸡鸣,慷慨忙起舞。
志士不忘公,而我已衰暮。
寒灰宁复燃,颓墙讵堪圬。
末命孤重托,何以报殊遇。
拥被一酸吟,枕席泪如注。
冬夜何漫漫,展转不得曙。
山城送寒更,长短杳难数。
忆昔趋朝时,夙夜畏迟误。
梦中惊觉来,颠倒著衣屦。
如今足晏眠,饱食惭逸豫。
祖生闻鸡鸣,慷慨忙起舞。
志士不忘公,而我已衰暮。
寒灰宁复燃,颓墙讵堪圬。
末命孤重托,何以报殊遇。
拥被一酸吟,枕席泪如注。
这首《寒夜吟》是明代诗人谢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的漫长与寒冷,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冬夜何漫漫”,开篇即点出主题,冬夜的漫长与寂静,让人难以入眠。“展转不得曙”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煎熬。接着,“山城送寒更,长短杳难数”,山城的夜晚,寒风凛冽,每一更次的更声都显得格外悠长,难以计数,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氛围。
“忆昔趋朝时,夙夜畏迟误”,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朝为官的日子,每日早出晚归,生怕耽误政务,表现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然而,梦境中的惊醒,却让诗人意识到现实与过去的巨大反差——如今他有了足够的闲暇,可以安然睡眠,享受饱食之乐,但内心却充满了愧疚与自责。
“梦中惊觉来,颠倒著衣屦”,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梦中惊醒,慌乱中穿衣的动作,既体现了梦境的强烈冲击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如今足晏眠,饱食惭逸豫”,诗人对比现在与过去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当前安逸生活的反思与自省,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祖生闻鸡鸣,慷慨忙起舞”,引用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壮志未酬、年华已逝的无奈与遗憾。同时,与自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渺小。
“志士不忘公,而我已衰暮”,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理想与责任的坚守,以及面对衰老与无力感的无奈。他意识到,尽管心中仍有壮志,但身体已无法承载,这种矛盾与挣扎,让人深感悲凉。
“寒灰宁复燃,颓墙讵堪圬”,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衰败与无可挽回,如同冰冷的灰烬无法再燃烧,破败的墙壁无法再修补,寓意着生命的终结与不可逆转。
“末命孤重托,何以报殊遇”,诗人思考自己的余生如何度过,如何回报那些曾经给予他特殊待遇与机会的人们,表达了对恩情的感激与对未来的忧虑。
“拥被一酸吟,枕席泪如注”,最后两句以强烈的画面感收束全诗,诗人独自拥被而坐,吟唱着酸楚的诗句,泪水如注,情感真挚而动人,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冬夜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人生的无常、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追问,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