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乌江》
《咏史诗.乌江》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0)
注释
争帝图王:争夺皇位或称霸的企图。
势已倾:势头已衰,难以维持。
八千兵散:形容军队溃败,士兵四散。
楚歌声:指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听到的楚国士兵的悲歌,象征着失败。
乌江:长江下游的一段,与楚地相邻,此处代指项羽自刎之地。
无船渡:暗示项羽拒绝渡江逃生。
耻向东吴:项羽认为向曾经的敌人东吴求援是耻辱。
再起兵:重新集结兵力,恢复战斗。
翻译
争夺帝位和王权的势头已经衰落,八千士兵在楚歌中四散。
乌江并不是没有船只可以渡过,但他羞于向东吴再次集结军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争帝图王势已倾"一句,直接点出了主人公所面临的窘境,他参与的争斗已经失败,统治王朝的力量正在倾覆。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描绘,也隐含着整个时代的变迁和动荡。紧接着的"八千兵散楚歌声",则通过对比强烈的情景,表达了战争失败后的哀伤与无奈。数以万计的军队如今四散逃亡,只剩下凄凉的楚国民谣回响在耳边。

然而,最为关键的是接下来的两句诗,它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决心。"乌江不是无船渡",暗示着虽然处境困难,但总有转机之所在。而"耻向东吴再起兵"则表达了一种英雄不屈的精神,即使面对失败,也绝不轻言放弃,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意重新起兵,对抗昔日的盟友,这是一种极端的自尊与骨气。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古代英雄人物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所表现出的忠诚、勇敢以及坚守原则的高尚品格。同时,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沉重的历史压力,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咏史"体裁的一次成功尝试。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谒金门·其二

兰棹举。相趁落红飞去。一隙轻帘凝睇处。

柳丝牵不住。昨日翠蛾金缕。今夜碧波烟渚。

好梦无凭窗又雨。天涯知几许。

(0)

忆乡歌四首·其三

塞上秋始肃,野草叶叶黄。

侬家有菊花,灼灼不忧霜。

(0)

诏修两朝国史赐筵史院和首相吴公原韵

天密丛云晓,风清一雨馀。

三长太史笔,二典帝皇书。

按武知何者,沾恩匪幸欤。

吐茵平日事,何惮污公车。

(0)

李彦泽紫云洞

玉帝侍臣紫云翁,帝嗔谪居跨鳌峰。

年龄瞬息反帝所,空有衣冠藏山中。

山中草木俱不同,紫云霏微气郁葱。

风清月白岩穴空,翁犹被发乘虬龙。

来从南箕驱长风,人间奔趋争追踪。

依稀可望不可从,披寻遗编三复重。

舜庭丝匏间笙钟,呜呼翁兮终莫从,姑从遗编愈盲聋。

(0)

击瓯楼夜饮·其一

不上江亭数日间,雨馀山色带清寒。

西风峭湛休围却,要放秋光入画阑。

(0)

谢杨孟溪县丞惠以章墨

白首侯芭蜀江边,曾向君家传太玄。

射熊草赋留残墨,想应当日还渠得。

飘零萧洒几世孙,解得胶法舂玄云。

物理往来元莫测,后世子孙还旧璧。

君家所有更赠君,君还赠我何殷勤。

感君殷勤复三叹,努力西窗磨铁砚。

太玄难深吾不为,愿写诚斋易传探玄机。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