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芳草淡青钩。艳过春花冷过秋。
翰林学士,画意本清幽。
神品倩人题好句,生绡尚有暗香留。
老人名字,千古足风流。
同心芳草淡青钩。艳过春花冷过秋。
翰林学士,画意本清幽。
神品倩人题好句,生绡尚有暗香留。
老人名字,千古足风流。
这首《琴调相思引·题百福老人蓝笔画兰》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兰花图的意境,展现了兰花的高洁与诗人的深情。
“同心芳草淡青钩”,开篇以“同心”二字点明主题,暗示兰花与诗人心意相通,如同青草般淡雅而坚韧。“艳过春花冷过秋”,将兰花之美比作超越春花的鲜艳与秋日的清冷,强调其独特的魅力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翰林学士,画意本清幽”,这里借用了“翰林学士”的典故,赞美画中所蕴含的文人雅士的清高与幽静,暗示兰花与文人精神的契合。
“神品倩人题好句,生绡尚有暗香留”,“神品”形容画作之高妙,“倩人题好句”则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期待有人能以佳句来赞颂这幅画。同时,兰花的“暗香”不仅指其自然的香气,也象征着画作和诗人的作品所蕴含的深远韵味。
“老人名字,千古足风流”,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画中老人(即百福老人)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认为其名声足以流传千古,展现出一种对艺术与才华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兰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融入了诗人对艺术、文人品格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晓行恒山道,复渡滹沱水。
滹沱两岸平沙黄,寒日射波朔风起。
舆梁如砥中流清,来轮去毂稳不惊。
川浮晴野孤城迥,旆拂霜枝双戟明。
忆昔乘秋尝鼓枻,鱼龙驾涛无涯涘。
舟子常依杨柳堤,居人尽失桑麻地。
十年回首梦寐间,迟回只觉增衰颜。
乃知夷险讵能计,所以古人太息再歌行路难。
行路难,何偪侧。众呴能漂山,贞心殊转石。
君不见三峡奔涛崖石堕,方舟撇漩犹捷过。
又不见太行九折盘巑岏,驱车直上青云端。
人间畏途岂在他,谁令同室还操戈。
从来善宦固有术,吾闻流行坎止如命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