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絮何悠扬,下杂尘土飞。
泽兰无情思,流水澹容辉。
此草久不见,重我长相思。
客有水墨技,为汝传芳蕤。
一本数百叶,中花藏幽奇。
置君隔疏绮,相对无一词。
但知守贞性,焉能明素怀。
画兰不画意,兰花不如草。
至今兰与草,无人辨恶好。
风絮何悠扬,下杂尘土飞。
泽兰无情思,流水澹容辉。
此草久不见,重我长相思。
客有水墨技,为汝传芳蕤。
一本数百叶,中花藏幽奇。
置君隔疏绮,相对无一词。
但知守贞性,焉能明素怀。
画兰不画意,兰花不如草。
至今兰与草,无人辨恶好。
这首诗《画兰为朝用赋》由明代诗人张琦(君玉)所作,通过描绘兰花的形象,表达了对兰花独特魅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风絮何悠扬,下杂尘土飞”,以风中的柳絮起笔,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纷扰和混沌,为后文的兰花形象铺垫背景。
接着,“泽兰无情思,流水澹容辉”两句,将视线转向了泽兰与流水,通过对比,突出了兰花的淡雅与宁静。泽兰虽有生长之地,却似乎缺乏情感与生机,而流水则在表面看似平静,实则蕴含着深邃的生命力。这样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独特之处。
“此草久不见,重我长相思”两句,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兰花长久未见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
“客有水墨技,为汝传芳蕤”中,“客”可能指的是画家,诗人通过赞美画家的技艺,间接地赞美了兰花的美丽与芬芳。这不仅是对画家艺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兰花内在品质的肯定。
“一本数百叶,中花藏幽奇”描述了兰花繁茂的生长状态,以及其中隐藏的奇异之美,展现了兰花的丰富与神秘。
“置君隔疏绮,相对无一词”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兰花与观者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无声的交流,这种交流超越了言语,更加纯粹而深刻。
“但知守贞性,焉能明素怀”表达了对兰花坚守本性、不随波逐流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期许。
最后,“画兰不画意,兰花不如草。至今兰与草,无人辨恶好”则是对艺术创作与自然之美的思考。诗人认为,仅仅模仿兰花的形态是不够的,真正的艺术应当传达出兰花的精神与意境。同时,他也感叹于人们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认知不足,难以分辨两者之间的高下。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品质与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有客至铃下,自言身姓梅。
仙人掌里使,黄帝鼎边来。
竹影拂棋局,荷香随酒杯。
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
急管更须吹,杯行莫遣迟。
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
日影浮归棹,芦花罥钓丝。
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