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至铃下,自言身姓梅。
仙人掌里使,黄帝鼎边来。
竹影拂棋局,荷香随酒杯。
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
有客至铃下,自言身姓梅。
仙人掌里使,黄帝鼎边来。
竹影拂棋局,荷香随酒杯。
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南池边举行的宴集,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这一愉悦的社交场景。开篇即点明来客姓梅,其言谈间流露出仙风道骨,仿佛黄帝时期鼎旁的神人一般。这不仅展示了客人的高雅脱俗,也为接下来的宴集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息。
"竹影拂棋局"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中人物对围棋这一文明游戏的喜爱。棋局旁竹影摇曳,不仅为场地增添了一抹清幽之感,更映照出主人和来客之间那份超乎寻常的精神交流与默契。而"荷香随酒杯"则透露了宴集中的饮酒作乐,荷花之香与美酒相得益彰,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深刻把握。
"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两句,则描绘出宴集达到了顶峰,主人与客人们在美酒与佳肴中尽情享乐,甚至到了夜深人静,明月高悬之时,还不急于离去的惬意场景。这里的“堪”字用得甚妙,不仅形容了醉态,也暗示了一种放达与自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宴集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态度。
寂寂多愁客,伤春二月中。
惜花嫌夜雨,多病怯东风。
不奈莺声碎,那堪蝶梦空。
海堂方睡足,帘影日融融。
五逢晬日今方见,置尔怀中自惘然。
乍喜老身辞远役,翻悲一笑隔重泉。
欲教针线娇难解,暂弄琴书性已便。
还有蔡家残史籍,可能分与外人传。
钟陵春日好,春水满南塘。
竹宇分朱阁,桐花间绿杨。
蹉跎看鬓色,留滞惜年芳。
欲问羁愁发,秦关道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