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萼楼前各尽欢,庐江千载共渊源。
堂堂共举明禋荐,济济人称礼义门。
龙里远回摇锦旆,凤山遥送罄衣冠。
津亭此别应惆怅,目极云霄人去船。
花萼楼前各尽欢,庐江千载共渊源。
堂堂共举明禋荐,济济人称礼义门。
龙里远回摇锦旆,凤山遥送罄衣冠。
津亭此别应惆怅,目极云霄人去船。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宗人殿凤山始祖墓归乡的场景,充满了庄重与深情。首句“花萼楼前各尽欢”,以花萼楼为背景,展现了送行时的热闹与欢愉,预示着离别虽伤感,但也有欢聚的美好时刻。接着,“庐江千载共渊源”一句,强调了家族历史的深远和共同的根源,体现了对祖先的敬仰与怀念。
“堂堂共举明禋荐”,描述了祭祀祖先的庄严仪式,表达了后人对先人的尊敬与追思。“济济人称礼义门”则赞扬了家族成员在礼仪方面的表现,以及他们所体现的道德风尚。
“龙里远回摇锦旆,凤山遥送罄衣冠”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宗人殿比作龙,凤山比作凤凰,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隆重与壮观。同时,“锦旆”、“衣冠”的使用,也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悼。
最后,“津亭此别应惆怅,目极云霄人去船”表达了送别者内心的惆怅与不舍,以及对逝者离去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家族间的深厚情谊,又蕴含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之作。
到处林园静,能来是主人。
莺喉低啭玉,鱼腹暖翻银。
玩雨沾芳履,吟风岸角巾。
功名吾老矣,甘作太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