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上梅》
《道上梅》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栗棘蓬边父老家,不知来历便横斜。

思量却是无心种,逢著春风偶自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shàngméi
sòng / jiǒng

péngbiānlǎojiāzhīlái便biànhéngxié

liángquèshìxīnzhǒngféngzhechūnfēngǒuhuā

翻译
在栗棘蓬边的老家
它的来历无人知晓,却随意生长
注释
栗棘蓬:一种野生植物,枝干上有刺。
老家:指居住的地方。
来历:事物的由来或根源。
横斜:形容植物随意生长,不规则的样子。
思量:思考,考虑。
无心种:不经意间种植。
逢著:遇到,碰上。
春风:温暖的春风。
偶自花:偶然开出花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平凡而又温馨的生活图景。开篇“栗棘蓬边父老家”一句,设置了一个古朴宁静的乡村背景,"栗棘蓬边"形容的是乡间小路两旁长满了野菊花和蓬草的地方,而"父老家"则是诗人心目中那种充满温情的家庭环境。紧接着“不知来历便横斜”一句,表现了这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无需人为栽培,随风而起,自在地在路边延伸,既有着生命力,也带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哲学。

诗人的情感在“思量却是无心种,逢著春风偶自花”这两句中得到了深入。"思量"表明诗人对这些野菊花的成长有所思考,而“却是无心种”则揭示了这种自然生长并非人为安排,这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感悟。而最后一句“逢著春风偶自花”,则描绘了野菊在春天遇到和风时,随之盛开的情景,用"偶自"二字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美丽,这正是诗人对这种无心之物所持的态度,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平凡事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潞河舟中同裕卿文父作

羸马风尘鬓色愁,一帆同下海门秋。

星辰自合雷张剑,岐路真逢李郭舟。

青嶂五湖寒并倚,白云三楚暮争流。

支机满袖琼瑶在,不信银河祇独游。

(0)

康山人裕卿

握手孤云尔共论,不堪岐路倒芳尊。

经年暮雪栖燕市,一片春霞阻石门。

江上鸿书谁赋别,天涯龙剑早酬恩。

芦花夜夜扁舟色,愁绝青山绕梦魂。

(0)

赠徐司空十七韵

何来星斗色,永昼驻干将。

意气高元直,声华擅伟长。

新宫营北极,故郡忆南昌。

帝胄滕王阁,宗支孺子堂。

垂天誇矫厉,绝地快腾骧。

冕露昆池外,帷褰粤巂傍。

赤墀传凤吹,丹阙觐龙光。

万户停芝盖,千门跨柏梁。

缗钱蒐海岱,材木下荆襄。

樽节苏黎献,忧勤翼圣王。

朱衣晨焕烂,彩笔暮芬芳。

并探图书域,先登翰墨场。

雄篇驰月露,只字斗风霜。

丽藻芙蓉幕,幽情薜荔裳。

疏狂容孟浩,贫贱揖田方。

市骏帷宁敝,歌鱼铗讵忘。

欣传赐履近,无棣锡封疆。

(0)

寄胡孟韬兼怀惟寅李子

乍别君山署,仍飞帝苑航。

谈天来碣石,赋雪罢潇湘。

阙已蓬莱近,斋犹苜蓿长。

芝兰搴馥郁,桃李树芬芳。

国子先生列,成均博士行。

传经酬寂寞,问字斗趋蹡。

安定才何屈,昌黎誉渐扬。

论兵肝胆赤,谏猎鬓毛苍。

僚属频携糗,生徒竞裹粮。

瑟寒朝煦日,毡薄夜凝霜。

五鹿新回座,三鳣旧报堂。

九流穷竹素,六馆校青缃。

赠酒逢司业,持斋学太常。

烟霞萦绣佛,雷电激干将。

晓殿游鳷鹊,春城宿凤凰。

长扬催拄笏,太液待飞觞。

万寺西陵外,双扉北斗傍。

垂鞭时觅句,缓带日成章。

永拆徐陈社,谁登陆谢场。

应怜李都尉,偃卧绿沉枪。

(0)

题性天真孝卷

焚香星月下,一脔冀亲延。

讵意挥刀日,才同扇枕年。

孤诚回大造,至性彻重泉。

莫以昌黎论,雌黄孺子贤。

(0)

得安仲子书却寄

叹息延陵客,清才独后时。

三都全入赋,五岳半题诗。

壮节摧青鬓,雄心狎翠眉。

吴天花欲尽,好订白云期。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