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晓毵毵,行空马脱骖。
瑞臻平地尺,白见一年三。
照眼花犹散,齐腰话可参。
岑楼寻胜赏,溪泛此何惭。
庭树晓毵毵,行空马脱骖。
瑞臻平地尺,白见一年三。
照眼花犹散,齐腰话可参。
岑楼寻胜赏,溪泛此何惭。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趣味。
“庭树晓毵毵,行空马脱骖。”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雪后园林图景。"毵毵"形容积雪的纷飞状,"脱骖"则是指马在雪地中缓行时蹄铁脱落的情形,这些生动的细节让人仿佛能听到那雪花飘落的声音和马蹄踏雪的轻响。
“瑞臻平地尺,白见一年三。” 这两句诗描绘了雪后大地一片银装,"瑞臻"表明雪花纷飞至极,覆盖了整个世界,而"白见一年三"则是说雪花纯洁如同一年之中难得的美景。
“照眼花犹散,齐腰话可参。” 这两句诗形容积雪中的光线和自然界的对比。"照眼花犹散"可能指的是冬日阳光透过积雪后的柔和与温暖,而"齐腰话可参"则是在说积雪覆盖至膝,人们在交流讨论中都能感受到这份美好。
“岑楼寻胜赏,溪泛此何惭。”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雪景的追求和欣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岑楼寻胜赏"可能是指在高楼中观赏四周的胜景,而"溪泛此何惭"则是在说小溪中的水波荡漾,似乎也在感叹这份自然赋予的美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雪后自然界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岁暮涉淮海,不辞行路难。
从军岂不乐,即事每长叹。
老妪八十馀,日晡未朝餐。
自云遭乱离,零落途路间。岂无子与孙。
充军皆不还。男战陷贼垒,孙存隔河山。
数月无消息,安能顾饥寒。
语毕双泪垂,使我心悲酸。
上天未悔祸,豺虎方搆患。
近闻山东变,世路复多端。
悠悠颠沛人,何时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