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芳百卉正凋零,喜见东篱粲玉英。
粉面真能延月姊,檀心端不羡梅兄。
骚经岂为黄花作,丹鼎应须素液成。
勿讶开迟后佳节,白衣犹足向渊明。
千芳百卉正凋零,喜见东篱粲玉英。
粉面真能延月姊,檀心端不羡梅兄。
骚经岂为黄花作,丹鼎应须素液成。
勿讶开迟后佳节,白衣犹足向渊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所作的《白菊》,通过对白菊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白菊的喜爱和赞赏。首句“千芳百卉正凋零”描绘了秋季百花凋谢的景象,而白菊却在此时展现出生机,"喜见东篱粲玉英"以“东篱”和“玉英”形象地写出白菊的洁白如玉,盛开在篱笆旁。
接下来的两句“粉面真能延月姊,檀心端不羡梅兄”运用拟人手法,将白菊比作月神和梅花,赞美其清雅脱俗,白如粉面,檀心之美不逊于梅花。诗人认为白菊的品质并不逊色于高洁的梅花,暗示其内在的高尚情操。
“骚经岂为黄花作,丹鼎应须素液成”引用《楚辞》中的典故,意指白菊的品格并非仅为黄花(菊花)所独有,它更象征着高洁的精神追求,适合用于炼制丹药,表达了诗人对白菊的敬仰和期待。
最后,“勿讶开迟后佳节,白衣犹足向渊明”表达了诗人对白菊晚开的宽容,认为即使在佳节之后开放,其洁白如白衣的品质仍足以媲美陶渊明所赞美的隐逸之风,显示出诗人对白菊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赞扬了白菊的高洁品性,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日下龙楼禁漏疏,朝衣犹自覆熏炉。
五房人退文书静,閒看河州瑞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