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乘赞十首·其二》
《大乘赞十首·其二》全文
南北朝 / 宝志   形式: 六言诗

妄身临镜照影,影与妄身不殊。

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

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

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

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

烦恼因心有故,无心烦恼何居?

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梦时梦中造作,觉时觉境都无。

翻思觉时与梦,颠倒二见不殊。

改迷取觉求利,何异贩卖商徒?

动静两亡常寂,自然契合真如。

若言众生异佛,迢迢与佛常疏。

佛与众生不二,自然究竟无馀。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自我认知、心灵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以及解脱之道。诗人通过“妄身”与“影”的比喻,阐述了身心合一、虚实同源的道理。指出“身”与“影”本质上并无二致,都是空幻的存在,强调了“一”与“无”的相对性,以及存一舍一的相对性,最终导向真理的领悟。

接着,诗人以梦境与觉醒的对比,揭示了意识状态的相对性和虚幻性,指出觉与梦并无本质区别,都在相对的状态中显现。进一步,诗人批判了对圣凡之分的执着追求,认为这种行为如同在生死轮回中沉浮,未能真正触及解脱的本质。

最后,诗人提出“动静两亡常寂”的观点,即在动与静、有与无之间寻找一种超越性的存在状态,与“真如”(佛教中表示宇宙真理或本体的概念)相契合。并指出,众生与佛并非本质上的不同,真正的解脱在于认识到这一不二性,最终达到“究竟无馀”的境界,即彻底的觉悟与解脱。

整首诗以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导读者探索自我、理解宇宙真理,并寻求超越世俗束缚的智慧之路。

作者介绍

宝志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读书感愤四首·其一

广厦或不足,陋巷乃有馀。

毫牟惴螫手,脔嘬疑灾肤。

华裾制大布,盛馔庖荒蔬。

先圣遗礼法,甚能闲腐儒。

(0)

次颂符术致雨之韵

术乃轰雷电,时方切禜雩。

感通渠自诿,造化本无拘。

翻想匙明雪,量同斛粜珠。

天公应有语,尔力不关吾。

(0)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其三

玉屑辉群彦,衣冠俨数翁。

礼严推让际,情洽笑谈中。

物外来真趣,樽前□古风。

无端狂态发,从此忆新丰。

(0)

挽宣抚吴郡王二首·其二

太傅元功首,汾阳异姓王。

恩荣兼二美,声迹远相望。

名载风云会,神游水月乡。

维师空赠典,无复见鹰扬。

(0)

次汉英教授示和尹少稷韵四首·其二

渊明心远自无尘,岂必山涯与水滨。

云气日佳飞鸟乐,寥寥此意付何人。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四十八

江头杨柳舞婆娑,万马成群啮短莎。

北客醉中齐拍手,隔船又唱采茶歌。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