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明回温留寓郡城不得遂归田之愿述怀有作》
《自明回温留寓郡城不得遂归田之愿述怀有作》全文
元 / 陈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西风落叶送清秋,力疾凭栏寄远愁。

政慕陶潜归栗里,翻为王粲客荆州。

山峰近郭东西起,江水通潮日夜流。

景物年年只依旧,独怜华发鬓边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复杂心情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西风落叶送清秋”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象征着人生的变迁,西风和落叶是秋天特有的景象,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季节的转换,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变化。

“力疾凭栏寄远愁”一句,透露出诗人身体不适却依然坚持登高远眺的情态,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思念。这里的“远愁”不仅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可能包含了对理想生活或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政慕陶潜归栗里,翻为王粲客荆州”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潜和三国时期的诗人王粲。陶潜向往田园生活,最终归隐于栗里;而王粲则因战乱而成为荆州的客居者。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既羡慕陶潜能够实现归隐的愿望,又感叹自己如同王粲般被迫在外漂泊,无法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山峰近郭东西起,江水通潮日夜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山峰与江水构成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流转。山峰的起落与江水的日夜奔流,既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景物年年只依旧,独怜华发鬓边稠”总结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每年的景色似乎都与往年相同,但岁月不待人,诗人的白发却日益增多,这不仅是对个人老去的哀叹,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高
朝代:元   字:子上   号:不系舟渔者   籍贯:元温州平阳   生辰:1315—1367

(1315—1367)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一○一

鸿鹄尽飞扬,蝙蝠夜陵泊。

幽显虽不同,志性不相博。

他家求官官,我专慕客作。

斋得贰㪷米,铛前交摎脚。

脱帽安怀中,坐儿膝头著。

不羡荣华好,不羞贫贱恶。

随缘适世间,自得恣情乐。

无事强入选,散官先即著。

年年愁上番,猕猴带斧凿。

(0)

诗并序·其六十四

无常元不避,叶到即须行。

从作七尺影,俱坟一丈坑。

妻儿啼哭送,鬼子唱歌迎。

故来皆有死,何必得如生。

(0)

诗并序·其五十八

古来服丹石,相次入黄泉。

万宝不赎命,千金不买年。

有生即有死,何后复何先。

人人总色活,注著上头天。

(0)

春夜过翟处士正师饮酒醉后自问答二首·其二

春来物候妍,夜饮但留连。

晚枪交鬓侧,残樽倚膝前。

纵横抱琴舞,狼籍枕书眠。

解酲须及曙,路远莫言旋。

(0)

西江月·其四

真假两般元字,金公所料重迷。

凡铅纵与岳山齐,不肯假与金妻。

听说真铅住处,他家跳在深溪。

两情恩爱事因媒,义重争向东西。

(0)

阙题

一道春江枕驿楼,闻君此处泊行舟。

花当粉槛人閒立,燕拂青蘋水漫流。

芳草引归南国梦,和风吹起故园愁。

馀今自是迷津者,为劝王孙莫远游。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