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尽飞扬,蝙蝠夜陵泊。
幽显虽不同,志性不相博。
他家求官官,我专慕客作。
斋得贰㪷米,铛前交摎脚。
脱帽安怀中,坐儿膝头著。
不羡荣华好,不羞贫贱恶。
随缘适世间,自得恣情乐。
无事强入选,散官先即著。
年年愁上番,猕猴带斧凿。
鸿鹄尽飞扬,蝙蝠夜陵泊。
幽显虽不同,志性不相博。
他家求官官,我专慕客作。
斋得贰㪷米,铛前交摎脚。
脱帽安怀中,坐儿膝头著。
不羡荣华好,不羞贫贱恶。
随缘适世间,自得恣情乐。
无事强入选,散官先即著。
年年愁上番,猕猴带斧凿。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诗并序》(其一○一)。诗中以鸿鹄与蝙蝠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不同追求和态度的思考。
鸿鹄飞翔于天际,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蝙蝠在夜晚活动,代表了在暗处或平凡生活中寻求生存的方式。两者虽然生活环境和方式不同,但都展现了各自的生活志向和性情,没有高低之分。
接着,诗人通过“他家求官官”与“我专慕客作”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不羡慕那些追求荣华富贵的人,也不因贫贱而感到羞耻,而是选择随缘生活,自得其乐。
“斋得贰㪷米,铛前交摎脚”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状态,即使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他将帽子放在怀中,坐在孩子的膝盖上,这样的场景充满了温馨和满足感。
最后,“不羡荣华好,不羞贫贱恶。随缘适世间,自得恣情乐。”这四句诗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强调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漠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他相信,只要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就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万窍于喁北风烈,乌云贴地欲飞雪。
醉乘一叶上玻璃,忽霁阴威行夜月。
凤凰山头想大颠,芒鞋竹杖弄清泉。
胸中得句自春色,散入草木腾云烟。
安得今宵对挥麈,快然别作二岁语。
遥知今吾非故吾,便当刻烛追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