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直初无涉世才,雷公斥下九天来。
面冲风雪吹三月,马避干戈易四回。
带雪烧柴平体粟,沥槽沽酒慰饥雷。
如闻明日登闽岭,茅舍春风夜满怀。
狂直初无涉世才,雷公斥下九天来。
面冲风雪吹三月,马避干戈易四回。
带雪烧柴平体粟,沥槽沽酒慰饥雷。
如闻明日登闽岭,茅舍春风夜满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高士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行为的刻画,展现了其坚韧不拔、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狂直初无涉世才,雷公斥下九天来。" 这两句开篇便以强烈的情感和鲜明的画面,表达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彻底拒绝,以及他对高洁精神境界的追求。
"面冲风雪吹三月,马避干戈易四回。" 面对自然的严酷考验,诗人不仅毫无畏惧,反而以此来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坚定不移的品格。
"带雪烧柴平体粟,沥槽沽酒慰饥雷。" 这里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取雪、烧柴、酿酒等,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贫困境况的坦然接受。
"如闻明日登闽岭,茅舍春风夜满怀。" 最后两句则预示着诗人对于未来攀岩登峰的决心,以及他在自然中获得的精神满足和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行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飞扬的人生态度。
大谷来既重,岷山道又难。
摧折非所吝,但令入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