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罢新巢,王谢堂前,午风正微。
为春光澹宕,也如人倦,余寒料峭,懒逐鹃啼。
学得鸳鸯,迷他蛱蝶,交颈雕梁暂息机。
酣眠好,喜纤尘不动,稳称双栖。梦中犹自交飞。
怪海国、冥冥顷刻归。
想乌衣巷口,旧游恍惚,昭阳殿里,往事依稀。
掠水还惊,蹴花终幻,可似邯郸去路迷。
帘栊畔,被鹦歌唤醒,怨煞斜晖。
营罢新巢,王谢堂前,午风正微。
为春光澹宕,也如人倦,余寒料峭,懒逐鹃啼。
学得鸳鸯,迷他蛱蝶,交颈雕梁暂息机。
酣眠好,喜纤尘不动,稳称双栖。梦中犹自交飞。
怪海国、冥冥顷刻归。
想乌衣巷口,旧游恍惚,昭阳殿里,往事依稀。
掠水还惊,蹴花终幻,可似邯郸去路迷。
帘栊畔,被鹦歌唤醒,怨煞斜晖。
这首《沁园春·睡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燕子休憩图。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燕子在春光中慵懒的姿态与环境的静谧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开篇“营罢新巢,王谢堂前,午风正微”,点明了地点和时间,燕子刚刚筑完新巢,在王谢堂前享受着午后的宁静微风。接着,“为春光澹宕,也如人倦,余寒料峭,懒逐鹃啼”几句,通过春光的柔和与寒意的残留,形象地表现了燕子的慵懒与悠闲,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春日的慵懒与寒意。
“学得鸳鸯,迷他蛱蝶,交颈雕梁暂息机”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燕子比作鸳鸯,与蝴蝶嬉戏于雕梁之上,短暂地放下忙碌的生活,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和谐。
“酣眠好,喜纤尘不动,稳称双栖”则进一步描绘了燕子在春日阳光下酣睡的场景,周围环境的平静与燕子的安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画面。
“梦中犹自交飞,怪海国、冥冥顷刻归”这一句,巧妙地将燕子的梦境与现实联系起来,想象燕子在梦中仍与伴侣飞翔,却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异国他乡,这种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想乌衣巷口,旧游恍惚,昭阳殿里,往事依稀”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燕子似乎在回忆过去的飞翔之旅,既有甜蜜也有淡淡的哀愁。
“掠水还惊,蹴花终幻,可似邯郸去路迷”这一段,以燕子掠过水面的惊动与踏碎花瓣的幻象,以及对邯郸道上迷失方向的联想,暗示了生活的瞬息万变与不可预测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与迷失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
最后,“帘栊畔,被鹦歌唤醒,怨煞斜晖”一句,以鹦鹉的歌声打破了燕子的宁静,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帘幕上,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燕子在这一刻被唤醒,心中或许充满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与不舍。
整体而言,《沁园春·睡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燕子在春日中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人与西湖两别离,经年不见思蕴结。
忽来湖滨晤故人,杭州胡高通州薛。
放棹湖心薄暮天,湖光人影杂明灭。
陡起湖风湖水高,吹皱波纹漾细密。
涌出云峰无数青,千朵叠成石凹凸。
指是新祠祀蒋公,孤山如幕天然设。
图画战功摩峭厓,四壁英姿动毫发。
白苏政绩寄烟鬟,韩岳精神摇岩穴。
纵使湖泉冷若斯,难抹烈士热心血。
我爱古人不薄今,柏堂竹阁齐峻洁。
煮茗一瓯酒一樽,徜徉其间情怡悦。
隔岸南屏报晚钟,声声烟际何清越。
酒阑犹欣酒未阑,饮寻文字迎纤月。
薛家老凤主风骚,夜话高斋席珍列。
入林出山心澄源,说经讲艺指绕铁。
相与印證湖上游,人去人来妙出没。
偶然小聚亦神仙,快偿此愿深饥渴。
《二月六日偕薛子白、胡馨甫、高共甫乘兴泛西湖,谒蒋公祠,饮湖畔,夜饮子白家,纪事柬心农丈》【清·许传霈】人与西湖两别离,经年不见思蕴结。忽来湖滨晤故人,杭州胡高通州薛。放棹湖心薄暮天,湖光人影杂明灭。陡起湖风湖水高,吹皱波纹漾细密。涌出云峰无数青,千朵叠成石凹凸。指是新祠祀蒋公,孤山如幕天然设。图画战功摩峭厓,四壁英姿动毫发。白苏政绩寄烟鬟,韩岳精神摇岩穴。纵使湖泉冷若斯,难抹烈士热心血。我爱古人不薄今,柏堂竹阁齐峻洁。煮茗一瓯酒一樽,徜徉其间情怡悦。隔岸南屏报晚钟,声声烟际何清越。酒阑犹欣酒未阑,饮寻文字迎纤月。薛家老凤主风骚,夜话高斋席珍列。入林出山心澄源,说经讲艺指绕铁。相与印證湖上游,人去人来妙出没。偶然小聚亦神仙,快偿此愿深饥渴。
https://shici.929r.com/shici/Sln15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