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乱苍髯集翠攒,荆钗虽异可齐观。
融成云外簪花格,压尽人间士女冠。
高挹枝头应接凤,斜穿股影讶飞鸾。
无多林下针芒露,相与同心到岁寒。
历乱苍髯集翠攒,荆钗虽异可齐观。
融成云外簪花格,压尽人间士女冠。
高挹枝头应接凤,斜穿股影讶飞鸾。
无多林下针芒露,相与同心到岁寒。
这首诗以“松钗”为题,描绘了松树的苍髯与翠绿枝叶,以荆钗比喻,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品格。诗人通过“云外簪花格”、“人间士女冠”的对比,突出了松树的高洁与超凡脱俗。松树的枝头仿佛迎接凤凰,股影则似飞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松树的灵动与生机。最后,“无多林下针芒露,相与同心到岁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坚韧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与之共度严寒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品质的颂扬。
一点青青,是娲后、补残余石。
向此处、洪流独砥,巍然千尺。
纵步欲凌鹰隼背,蟠根直下蛟龙宅。
问当年、留带旧风流,空陈迹。山两岸,分南北。
水一派,流今昔。把天风海月,尽教收拾。
孤磬声摇残照紫,乱帆影挂秋云碧。
上危楼、极目送归鸿,吹横笛。
茅亭连涧草。看青山一抹,白云遮了。
髹几桃笙,有翠眉红袖,浅颦低笑。
寒出春纤,二十五、冰弦缥缈。
密坐焚香,牙拍轻催,双鬟娇小。捲幔东风吹早。
更萝径烟深,药栏花绕。
曲奏云和,伴林中高士,瑟琴静好。
江树归舟,向梦里、相逢偏巧。
记取箜篌朱字,青春未老。
湿云成片,暑将收、熠耀树间光小。
屋角斜阳,早西风吹到。帘栊静悄。
香乍送、玉簪开了。几处菌衣,一庭急雨,炎蒸如扫。
流年暗中又耗。
看桃笙欲滑,纱幔轻揭,秋入雕栏,更榴残荷老。
鸳鸯睡好。怕听得、晓鸡频报。
枕畔凉侵,阶前露重,檐啼娇鸟。
荆溪髯客。早驾柳轶秦,英游罕匹。
丝绣平原,宝装内史,廿载名倾南国。
何处丹青粉本,写出石阑镂笔。
高吟就,有金虫缀鬓,翠眉倚笛。悬忆。
应不让,兰畹花间,声出锵金石。
红籍蕉囗,锦排雁柱,囗囗佳人瑶瑟。
少壮平生三好,潦倒词场七尺。
休嗟晚,看瀛洲亭畔,重图颜色。
蕉林名久,问先生何处、为君书屋。
随地诛茅莳药草,卜构朱栏数曲。
北牖琴樽,南窗烟月,舒啸当休沐。
旧阴清影,雨馀频展新绿。
几年潦倒京尘,故庐荒矣,梦绕家山麓。
但取意中林壑在,便可结篱编竹。
簿领才抛,图书堪拥,世事凭翻覆。
鸟啼花放,闲心如坐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