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峦积翠色,中有嘉树林。
幽人此避世,结屋山之阴。
携琴出山去,独怀千古心。
知音不可见,归路白云深。
层峦积翠色,中有嘉树林。
幽人此避世,结屋山之阴。
携琴出山去,独怀千古心。
知音不可见,归路白云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的静谧与雅致。首句“层峦积翠色”以“层峦”形容山峰层层叠叠,而“积翠色”则描绘了山色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中有嘉树林”点明在这些山峦之中,生长着茂密的林木,为这幅画面增添了自然之美。
“幽人此避世,结屋山之阴”两句,诗人将自己想象成一位远离尘嚣的隐士,选择在山的阴面建造房屋,以此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里不仅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也暗示了他追求的精神境界——避开世俗的纷扰,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携琴出山去,独怀千古心”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他带着心爱的琴,走出山林,似乎是在与自然对话,或是自我冥想,内心充满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这里的“千古心”既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是对永恒真理的探索。
最后,“知音不可见,归路白云深”表达了隐士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真正的知音并非易事,而归途的“白云深”则象征着回归内心世界的过程,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簿书尘涴人,高士莫肯顾。
我穷敢言高,糊口随所遇。
一遭猿鹤嗔,讵能虫鱼注。
读礼尺不盈,披易体忘互。
案惟朱墨尘,吏执符移付。
催科本虽拙,勉强亦备数。
有时迅檄来,又办走长路。
名山谩在眼,俗驾不容驻。
兹游岂无意,发兴亦已屡。
心知江山奇,远目当与寓。
冠裳裹病躯,汲汲忘旦暮。
今日复何日,从君举幽步。
柳深尚藏乌,水浅可立鹭。
离离网举鱼,隐隐舟横渡。
登临得胜地,一览万景聚。
况远城市喧,无复尘埃污。
六籍烂星罗,百氏纷云布。
窗虚明照人,几净寒生雾。
仰止夫子堂,敬诵昌黎句。
文章何足言,道义有真趣。
由来重儒学,所贵通世务。
恨我拙且迂,浪奉先生屦。
明朝九衢尘,回道迹已故。
重来定何时,诗就发如素。
《游石鼓次柯德初韵》【宋·程洵】簿书尘涴人,高士莫肯顾。我穷敢言高,糊口随所遇。一遭猿鹤嗔,讵能虫鱼注。读礼尺不盈,披易体忘互。案惟朱墨尘,吏执符移付。催科本虽拙,勉强亦备数。有时迅檄来,又办走长路。名山谩在眼,俗驾不容驻。兹游岂无意,发兴亦已屡。心知江山奇,远目当与寓。冠裳裹病躯,汲汲忘旦暮。今日复何日,从君举幽步。柳深尚藏乌,水浅可立鹭。离离网举鱼,隐隐舟横渡。登临得胜地,一览万景聚。况远城市喧,无复尘埃污。六籍烂星罗,百氏纷云布。窗虚明照人,几净寒生雾。仰止夫子堂,敬诵昌黎句。文章何足言,道义有真趣。由来重儒学,所贵通世务。恨我拙且迂,浪奉先生屦。明朝九衢尘,回道迹已故。重来定何时,诗就发如素。
https://shici.929r.com/shici/eSfBN.html
曩哦佛狸谣,别我江上宅。
不忧道里远,但恐生死隔。
匆匆分袂去,悲风动悽恻。
寄声来问我,何忍试锋镝。
憔悴山泽间,藜苋尚可食。
寒蜗恋馀涎,欲去我未得。
作书思报子,霜雁正戢翼。
迩来闻吉语,草木有佳色。惊雷毙枭獍,甘雨厌螟?。
崎岖各不死,仰荷天地德。
平生长卿舍,依旧立四壁。
君归亦莫缓,岁晚霜露逼。
相期津上亭,沥酒酹馀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