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秦德久守安丰》
《送秦德久守安丰》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师行朔野不记年,两淮千里无炊烟。

君王偃革似建武,始遣循吏来安边。

今日安丰非故垒,夜闻夷歌隔淮水。

况当两国不交兵,高堑深沟岂须尔。

朝不鸣刁夜灭烽,吉语上闻天自喜。

但令南亩栖馀粮,尽驱流冗归故乡。

会见今年八九月,处处枣红梨子黄。

四郊无兵门有戟,淮上山青淮水碧。

樽前一曲柳枝歌,酿酒击鲜公燕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变迁与社会安定的深刻主题。开篇“师行朔野不记年,两淮千里无炊烟”以辽阔的北方战场和荒凉的景象起笔,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长久。接着“君王偃革似建武,始遣循吏来安边”转而描述了君主结束战乱、派遣官员治理边境的和平景象,展现了从战乱到和平的转变。

“今日安丰非故垒,夜闻夷歌隔淮水”描绘了安丰城的宁静与和谐,与过去的战争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况当两国不交兵,高堑深沟岂须尔”表达了对过去不必要的军事防御措施的反思,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朝不鸣刁夜灭烽,吉语上闻天自喜”进一步描绘了和平时期的宁静与祥和,以及这种状态被上层社会认可的喜悦。“但令南亩栖馀粮,尽驱流冗归故乡”表达了对农业生产恢复和人民回归家园的期待与希望。

最后,“会见今年八九月,处处枣红梨子黄”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充满了对未来的乐观与期待。“四郊无兵门有戟,淮上山青淮水碧”描绘了和平与自然美景并存的画面,象征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樽前一曲柳枝歌,酿酒击鲜公燕客”则以宴会的欢乐氛围收尾,展现了人们在和平时期享受生活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过程,以及和平带来的社会安定、自然美景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秋华十咏次如山·其五锦灯

翘翘楚楚复茸茸,每向无人觅处通。

野客不知莲炬美,晓行刚爱锦为容。

(0)

怀管司训

履违公府十年多,门刺因君两度过。

老母寿能成旷典,郎君政不负高科。

晚风海上吹寒菊,秋雨江南熟早禾。

更爱儒官成绩远,手栽桃李听弦歌。

(0)

山堂雨坐用怀王郡公韵

东行到海复回舟,百姓方歌郭细侯。

风幔正悬山上月,雨帆犹隔水中洲。

已知平野无遗病,谁信丰年有隐忧。

一望江湖俱在眼,吾堂还愧范公楼。

(0)

侍御东君来言大司马洪洞韩公问讯志感二首·其二

太行云远独怀人,近古风流大耋身。

一代典刑千百世,两朝平格二三臣。

梦回曹省灯无影,诗到山林笔有神。

更喜清廉卫参政,白头情话正相邻。

(0)

冉泾书院十二咏·其九光霁桥

观莲忆濂翁,因得风月趣。

忽然光霁生,乃在过桥处。

(0)

红梅未开用春雪韵

红梅才两蕊,犹自茹春寒。

出以希争睹,开应半好看。

正怜香入坐,未论实登盘。

笑我迂狂甚,巡檐更倚栏。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