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到海复回舟,百姓方歌郭细侯。
风幔正悬山上月,雨帆犹隔水中洲。
已知平野无遗病,谁信丰年有隐忧。
一望江湖俱在眼,吾堂还愧范公楼。
东行到海复回舟,百姓方歌郭细侯。
风幔正悬山上月,雨帆犹隔水中洲。
已知平野无遗病,谁信丰年有隐忧。
一望江湖俱在眼,吾堂还愧范公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独坐山堂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东行到海复回舟”以行舟往返大海象征人生的循环往复,暗含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接着“百姓方歌郭细侯”,借百姓歌颂郭细侯之事,表达了对贤者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定的向往。
“风幔正悬山上月,雨帆犹隔水中洲”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静谧的山月与动人的雨帆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生活的节奏感。
“已知平野无遗病,谁信丰年有隐忧”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一方面看到了丰收的喜悦,另一方面也预见到潜在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忧虑。
最后,“一望江湖俱在眼,吾堂还愧范公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将个人的小我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与历史上的范仲淹相比较,流露出一种谦逊和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思想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常笑博望侯,老死穷河源。
河源几万里,天派垂昆崙。
支流播九逆,砥柱疏三门。
行穿九地折,怒溢千里奔。
乐彼洧水源,近且具茨根。
寒泉发清池,藻鉴挠不浑。
引为琉璃陂,碧波媚蘋蘩。
逶迤入王城,顺下德可温。
全此上善性,利用岂无恩。
下有万艘济,旁列千夫屯。
持此安且静,用鉴暴与昏。
顷年时闻龙,渊室今应存。
秉简俗何陋,济舆惠亦烦。
谁知千载后,佛宫枕溪濆。
乔木上参天,绿竹盈短垣。
曾此埒金谷,神龙依祇园。
物理自古今,兴废复何言。
聊思郑国侨,殊胜汉张骞。
飘风非焚轮,触石生孤云。
逍遥王真人,行行傲世纷。
斋戒断荤臭,日诵浮屠文。
敝袍游江海,耻与狐貉群。
吐纳全真气,鬓发垂如银。
十年临池学,自许登右军。
谦谦卑自牧,处约人皆忻。
扁舟忽云徂,欲扳心殷殷。
丈夫重诀别,儿女徒云云。
常闻释氏说,精进在慇勤。
红尘易汩没,跋涉惫力筋。
不如巢华山,修炼如老君。
平生不为轻薄游,故亦未作相逢行。
寻常木彊畏犯义,直欲端彦规后生。
有客性不羁,谓我何泥固。
太上立德次立功,痴儿乃为功名误。
颜回穷冻终何成,东山饿夫适自苦。
君不见白杨依依北邙墓,断碣灭裂碍行路。
髑髅物化今何为,剑钺虽存委为土,痴儿胡为不早悟。
我闻是言笑不顾,抠衣布武出门去。
杳如乘鸾向烟雾,精神流离不自据。
想像彷佛若神遇,果见姣姬拾翠羽。
縠袂障日扬轻素,芙蕖倒影碧波媚,薄云映日光未吐。
冶容异公行,联娟美无度。惊翩翩,下烟渚。
游翔媠,将高举。
为怜牵牛久独处,欲解明珰赠交甫。
临行惠我不语意,定驾星軿为暮雨。
《相逢行》【宋·李廌】平生不为轻薄游,故亦未作相逢行。寻常木彊畏犯义,直欲端彦规后生。有客性不羁,谓我何泥固。太上立德次立功,痴儿乃为功名误。颜回穷冻终何成,东山饿夫适自苦。君不见白杨依依北邙墓,断碣灭裂碍行路。髑髅物化今何为,剑钺虽存委为土,痴儿胡为不早悟。我闻是言笑不顾,抠衣布武出门去。杳如乘鸾向烟雾,精神流离不自据。想像彷佛若神遇,果见姣姬拾翠羽。縠袂障日扬轻素,芙蕖倒影碧波媚,薄云映日光未吐。冶容异公行,联娟美无度。惊翩翩,下烟渚。游翔媠,将高举。为怜牵牛久独处,欲解明珰赠交甫。临行惠我不语意,定驾星軿为暮雨。
https://shici.929r.com/shici/KTK5sF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