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风非焚轮,触石生孤云。
逍遥王真人,行行傲世纷。
斋戒断荤臭,日诵浮屠文。
敝袍游江海,耻与狐貉群。
吐纳全真气,鬓发垂如银。
十年临池学,自许登右军。
谦谦卑自牧,处约人皆忻。
扁舟忽云徂,欲扳心殷殷。
丈夫重诀别,儿女徒云云。
常闻释氏说,精进在慇勤。
红尘易汩没,跋涉惫力筋。
不如巢华山,修炼如老君。
飘风非焚轮,触石生孤云。
逍遥王真人,行行傲世纷。
斋戒断荤臭,日诵浮屠文。
敝袍游江海,耻与狐貉群。
吐纳全真气,鬓发垂如银。
十年临池学,自许登右军。
谦谦卑自牧,处约人皆忻。
扁舟忽云徂,欲扳心殷殷。
丈夫重诀别,儿女徒云云。
常闻释氏说,精进在慇勤。
红尘易汩没,跋涉惫力筋。
不如巢华山,修炼如老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飘风非焚轮,触石生孤云”写出了道士在大自然中修炼的景象,风吹过而不燃烧,石头上生出孤独的云彩,展现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逍遥王真人,行行傲世纷”中的“王真人”可能指的是道教中追求的仙人境界,而“行行傲世纷”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羁绊的态度。
“斋戒断荤臭,日诵浮屠文”描述了道士遵守清规戒律,远离肉食及一切污秽,同时每日诵读佛经(浮屠即是佛教用语),表现出对佛道两教的修行。
“敝袍游江海,耻与狐貉群”则是说道士穿着简陋的衣物在江海之间游走,对于那些庸俗之辈如同狐貉一般感到羞耻。
“吐纳全真气,鬓发垂如银”表达了道士通过呼吸修炼,吸纳天地间的清气,以达到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的状态,同时头发如银,显示出仙风道骨的修为。
“十年临池学,自许登右军”则是说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修行,自己有信心能够达到高深的境界,就像古代名将右军一样。
“谦谦卑自牧,处约人皆忻”表现了道士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谦逊而不骄傲,即使是在偏远的地方生活,也能让周围的人感到满足和快乐。
“扁舟忽云徂,欲扳心殷殷”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突然的离别之情,或是道士本人对于某种境遇的感慨。
“丈夫重诀别,儿女徒云云”则像是对别离时的感叹,强调了男性的坚定和深沉,以及对家庭的淡然。
最后,“常闻释氏说,精进在慇勤。红尘易汩没,跋涉惫力筋。不如巢华山,修炼如老君”中“释氏”指的是佛教,而“精进在慇勤”则是对佛教修行的赞同和认同。随后讲述了红尘易陷,使人疲惫不堪,与其选择隐居华山,如古代仙人一样,专心修炼。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