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残更,沈沈深院,坐冷宫斋桦烛。
檐雨滴、人声渐悄,又廊外、茶响将熟。
想外边、片片琼英,都解向、红板桥南堆簇。
怅何计寻香,无聊展画,小检齐纨零幅。
遥忆粉娥调脂盝。恰和泪匀铅,忍寒皴绿。
簪花格、红欹翠弱,没骨绘、神全韵足。
料霜毫、写欲成时,衬纤月如银,斜支臂玉。
且吟弄空花,摩挲秋扇,也算探梅林麓。
历历残更,沈沈深院,坐冷宫斋桦烛。
檐雨滴、人声渐悄,又廊外、茶响将熟。
想外边、片片琼英,都解向、红板桥南堆簇。
怅何计寻香,无聊展画,小检齐纨零幅。
遥忆粉娥调脂盝。恰和泪匀铅,忍寒皴绿。
簪花格、红欹翠弱,没骨绘、神全韵足。
料霜毫、写欲成时,衬纤月如银,斜支臂玉。
且吟弄空花,摩挲秋扇,也算探梅林麓。
此诗描绘了深夜寒夜中,一位女子在臬署内展阅梅花画扇的情景,充满了凄美与哀愁。首句“历历残更,沈沈深院”描绘了夜晚寂静深沉的氛围,残余的更鼓声与深邃的庭院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接着,“坐冷宫斋桦烛”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女子内心的孤独。
“檐雨滴、人声渐悄,又廊外、茶响将熟”通过雨声、人声的渐消与远处茶水即将烧开的声音,展现了夜深人静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接下来的“想外边、片片琼英,都解向、红板桥南堆簇”则以想象中的雪花与梅花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怅何计寻香,无聊展画,小检齐纨零幅”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无奈与寂寞,她试图通过欣赏画作来寻找一丝慰藉,但面对破碎的画卷,不禁心生感慨。最后,“遥忆粉娥调脂盝。恰和泪匀铅,忍寒皴绿”通过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展现了女子情感的复杂与细腻。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交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寒夜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表达的独特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