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明池.臬署寒夜展鹃红女史梅花画扇感赋》
《金明池.臬署寒夜展鹃红女史梅花画扇感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金明池

历历残更,沈沈深院,坐冷宫斋桦烛。

檐雨滴、人声渐悄,又廊外、茶响将熟。

想外边、片片琼英,都解向、红板桥南堆簇。

怅何计寻香,无聊展画,小检齐纨零幅。

遥忆粉娥调脂盝。恰和泪匀铅,忍寒皴绿。

簪花格、红欹翠弱,没骨绘、神全韵足。

料霜毫、写欲成时,衬纤月如银,斜支臂玉。

且吟弄空花,摩挲秋扇,也算探梅林麓。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深夜寒夜中,一位女子在臬署内展阅梅花画扇的情景,充满了凄美与哀愁。首句“历历残更,沈沈深院”描绘了夜晚寂静深沉的氛围,残余的更鼓声与深邃的庭院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接着,“坐冷宫斋桦烛”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女子内心的孤独。

“檐雨滴、人声渐悄,又廊外、茶响将熟”通过雨声、人声的渐消与远处茶水即将烧开的声音,展现了夜深人静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接下来的“想外边、片片琼英,都解向、红板桥南堆簇”则以想象中的雪花与梅花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怅何计寻香,无聊展画,小检齐纨零幅”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无奈与寂寞,她试图通过欣赏画作来寻找一丝慰藉,但面对破碎的画卷,不禁心生感慨。最后,“遥忆粉娥调脂盝。恰和泪匀铅,忍寒皴绿”通过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展现了女子情感的复杂与细腻。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交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寒夜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表达的独特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偈颂并序·其六十

人天须假像行持,无像无形世岂知?

空生体得岩中坐,华雨由来责见迟。

三乘欲学如斯事,直似空生方始知。

(0)

行至双溪口午炊主人开瓮求诗作

地僻双溪合,村深邸舍稀。

主人如旧识,稚子觅新诗。

洗杓开春酝,淘粳作午炊。

春风吹酒醒,琴剑又追随。

(0)

劝人·其二十二

报汝等知乎,真性不在途。

色身祇要閒,何用苦区区。

(0)

天柱峰

天柱一峰藏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0)

萍乡春晚寓居·其四

叶老游蜂不更忙,春残去去好思量。

倚根托蒂花犹落,损力耗心谁可常。

江树不能留野水,晚烟多共恨斜阳。

感时伤事皆头白,几个渔竿遇帝王。

(0)

简寂观

廊殿与云连,紫霄苍翠边。

自然应有药,谁敢道无仙。

藓色吞崖径,松声让瀑泉。

未能长息去,岂便是前缘。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