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烟泣。暮烟湿。飞飞争向钩帘入。收香蜕。兼红泪。
煎取黄沉,贪惊精气。当阶立。春纤拾。
露多不惜沾裙褶。游丝系。风摇曳。
裙可留仙,月华多制。
朝烟泣。暮烟湿。飞飞争向钩帘入。收香蜕。兼红泪。
煎取黄沉,贪惊精气。当阶立。春纤拾。
露多不惜沾裙褶。游丝系。风摇曳。
裙可留仙,月华多制。
这首诗描绘了落花纷飞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通过“朝烟泣”和“暮烟湿”的描绘,诗人赋予了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仿佛朝夕之间,落花在烟雾中哭泣,又在夜幕下湿润,充满了哀愁与柔情。
“飞飞争向钩帘入”,生动地展现了落花争先恐后地飞入帘内的场景,既表现了花儿的活泼与生机,也暗示了它们对归宿的渴望。接下来,“收香蜕,兼红泪”,进一步渲染了落花的美丽与哀愁,香蜕象征着花朵的凋零,红泪则表达了它们离别时的悲伤。
“煎取黄沉,贪惊精气”,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落花比作煎煮黄沉的药材,强调了它们在生命结束前的最后挣扎与活力。同时,“贪惊精气”也暗示了落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着对世界的关注与好奇。
“当阶立。春纤拾”,这两句描绘了落花静静地立于阶前,而纤细的手指轻轻拾起它们,既有对落花的怜惜,也蕴含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这里的“春纤”不仅指手指的细长,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露多不惜沾裙褶”,这句诗通过描述露水打湿了裙子,却毫不在意,形象地表现了对落花的深情与投入,即使面对生命的消逝,也愿意为其留下痕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
“游丝系。风摇曳。裙可留仙,月华多制”,最后四句通过游丝与风的互动,以及月光下的景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游丝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飘忽不定,风的摇曳则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而“裙可留仙,月华多制”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既是对落花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与时间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落花之美及其背后蕴含的生命哲理,既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
春风到来久,今日令得行。
蛙声曲池满,柳色深巷明。
负痾老客子,徜徉难为情。
岂不怀故隐,盗贼间徂征。
近得望行在,气祲夜峥嵘。
谅待贤者出,一偃天下兵。
四夷堡障静,三农田野耕。
鸡豚饱故老,廉耻责后生。
我虽素餐者,自谓能颂声。
此情谁与同,有公仍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