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作何郎炊饼裂,饮冰不救中肠热。
千山云路鸟欲飞,六月行人驹汗血。
风师偃旆那复张,雷师鞭雨沾帷裳。
雨中仿佛云子香,行看玉粒秋饱霜。
田作何郎炊饼裂,饮冰不救中肠热。
千山云路鸟欲飞,六月行人驹汗血。
风师偃旆那复张,雷师鞭雨沾帷裳。
雨中仿佛云子香,行看玉粒秋饱霜。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景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首句“田作何郎炊饼裂”,以何郎炊饼裂开的形象比喻田间劳作的辛苦与炎热,暗示了农事的艰辛。接着,“饮冰不救中肠热”进一步强调了夏日酷热难耐,即便是喝冷水也无法解渴,形象地表现了炎热天气对人的影响。
“千山云路鸟欲飞,六月行人驹汗血”两句,通过山间云雾缭绕、鸟儿欲飞未飞的状态,以及六月行人在烈日下汗如血流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炎热与自然界的动态变化。
“风师偃旆那复张,雷师鞭雨沾帷裳”则描绘了雨后风停雷歇、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风师(古代传说中的风神)偃旗息鼓,不再狂风大作;雷师(古代传说中的雷神)鞭打雨水,使得雨水沾湿了行人的衣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雨后的宁静与清新,也蕴含了自然界力量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一句“雨中仿佛云子香,行看玉粒秋饱霜”则将视角转向了雨后的香气与丰收的希望。雨中仿佛能闻到云朵的香气,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行人们期待着秋天的稻谷饱满,如同霜降时的景象一般,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与雨后清新的对比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丰收与和平的向往之情。
前宵有酒无月明,昨宵有月樽无酒。
世间二美尚难并,万事纷纷复何有。
有酒无月醉不成,有月无酒月笑人。
今宵月好酒亦好,举酒属月酬青春。
青春难留月易缺,月下高歌天地阔。
开樽对月月入樽,只愁醉杀樽中月。
东皇驾春去,遗我绿满川。
窗前一径苔,珍重如青毡。
闲门断来人,剥啄惟啼鹃。
山房万书卷,相对皆圣贤。
滔滔一世中,此道殊孤鶱。
东风过雁带春声,半纸依然旧雨情。
生事就荒抛橘隐,交情耐久有梅兄。
鹤归不记千年表,马老空惭万里名。
闲想蘋花溪上笛,扁舟应许白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