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靖康杂书有感》
《读靖康杂书有感》全文
宋 / 周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误国狂奸亦可悲,国危身亦蹈危机。

燕山复地功何有,海上寻盟事已非。

太宰忍乘黄屋诳,都人空望翠华归。

东都节义惟刘李,颈血犹能溅帝衣。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周密对靖康之难的感慨之作,通过对比误国奸臣与忠贞之士的行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和对忠义精神的颂扬。

首联“误国狂奸亦可悲,国危身亦蹈危机”,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将误国的奸臣与国家的危亡紧密联系起来,指出奸臣的行径不仅祸国殃民,也使自身陷入危险的境地,体现了诗人对奸臣行为的谴责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颔联“燕山复地功何有,海上寻盟事已非”,进一步揭示了奸臣的作为对国家的破坏作用。燕山复地,象征着收复失地的希望,但奸臣的所作所为却使得这一目标变得遥不可及;海上寻盟,意指寻求盟友以图自保,但最终却事与愿违,凸显了奸臣行为的失败和国家面临的困境。

颈联“太宰忍乘黄屋诳,都人空望翠华归”,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仍贪图权位、欺骗民众的高层官员。太宰(宰相)本应是国家的栋梁,却利用权势欺骗百姓,而都城的百姓只能徒劳地期盼皇帝的归来,表达了对这些高层腐败现象的强烈批判。

尾联“东都节义惟刘李,颈血犹能溅帝衣”则转向对忠贞之士的颂扬。刘李二人在东都坚守节义,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君王,其忠诚与勇气令人敬佩。颈血溅帝衣,既是对他们英勇行为的描述,也是对他们高尚情操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误国奸臣与忠贞之士的鲜明对比,深刻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内外交困、忠奸对立的社会现实,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忠义精神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周密
朝代:元

猜你喜欢

五君咏·其一汪司马伯玉

桓桓司马公,文武实天授。

大笔摅云雷,穹碑揭宇宙。

横飞北地前,独步弇山后。

伟哉词人场,百代归领袖。

(0)

青楼曲八首·其四

一树含桃锁曲房,金笼鹦鹉唤斜阳。

霍家娘子新妆罢,拥髻来迎李十郎。

(0)

望嵩峰漫题

嵩峰欲赋客徘徊,野菊馀花石上开。

何处青山不秋色,白云有意傍人来。

(0)

暮雨山行感怀

马首奔流响石滩,乱山风雨送人寒。

别来茅屋常虚榻,却忆南华枕上看。

(0)

酬方子文见寄登岱之作

风骚谁继鲍参军,浩唱凌秋碧落闻。

独秀峰头閒对酒,月华高出海东云。

(0)

大梁杂兴·其二

独登高塔俯中州,一线黄河天外流。

坐倚半空成浩啸,白云南去见嵩丘。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