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有奇树,黄鸟巢其枝。
之子不顾返,失此熙春期。
采采未盈掬,夕风已纷披。
路远怅莫致,虽多亦奚为。
庭前有奇树,黄鸟巢其枝。
之子不顾返,失此熙春期。
采采未盈掬,夕风已纷披。
路远怅莫致,虽多亦奚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庭院中奇树与黄鸟的生动画面,同时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庭前有奇树”,简洁明快地勾勒出场景,一棵奇异的树木矗立在庭院之中,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展开。接着,“黄鸟巢其枝”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一只黄鸟在树枝上筑巢,动静结合,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力。
“之子不顾返,失此熙春期。”这两句诗情感转折,似乎在讲述一个故事:某人(“之子”)因为某种原因未能返回,错过了美好的春天时光。“熙春期”一词,既指春天的美好时节,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采采未盈掬,夕风已纷披。”这两句诗描绘了主人公试图采集树上的果实或花朵,但最终未能如愿,夕阳的微风吹过,似乎带走了那些未及收集的美好。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未能把握住机会的遗憾。
“路远怅莫致,虽多亦奚为。”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感慨。即使心中渴望得到那些美好的事物,但由于距离遥远,无法到达,再多也无法实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感叹,也是对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惋惜。
宴兰溆,促奏丝萦管裂飞繁响。
似汉宫人去,夜深独语,胡沙凄哽。
对雁斜玫柱,琼琼弄月临秋影。
凤吹远,河汉去杳,天风飘冷。泛清商竟。
转铜壶敲漏,瑶床二八青娥,环佩再整。
菱歌四碧无声,变须臾、翠翳红暝。
叹梨园、今调绝音希,愁深未醒。
桂楫轻如翼,归霞时点清镜。
老去无心,看尽青山,山前暮云。
问重来海燕,乌衣安在,乍归辽鹤,华表空存。
世路悠悠,风尘渺渺,白发相催乌兔频。
浮生事,算天涯海角,谁是闲人。几番甲子庚申。
看青草年年秋又春。
笑武陵源上,桃花未实,昆崙山下,瑶树长新。
霓羽飘零,蛾眉萧飒,欲觅神仙隔两尘。
草堂在,但休教山鬼,夜半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