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露泠泠著屐行,野桥村巷不知名。
长庚如李天将曙,始听荒鸡第一声。
草露泠泠著屐行,野桥村巷不知名。
长庚如李天将曙,始听荒鸡第一声。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吴山晓行》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野行旅的画面。首句“草露泠泠著屐行”,通过“草露”和“屐行”展现了诗人踏着晨露在山间小道上行走的情景,露水清冷,足见时值黎明前的寂静与清凉。接着,“野桥村巷不知名”,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偏远与未知,诗人身处陌生之地,增添了旅程的探索意味。
后两句“长庚如李天将曙,始听荒鸡第一声”,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天色渐明的景象。诗人将初升的启明星比作熟透的李子,形象地展示了东方破晓的瞬间。而“始听荒鸡第一声”,则通过听到的第一声鸡鸣,点出了时间的推移和新的一天的到来,也渲染出一种荒野孤寂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吴山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独自漫步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江南见麦秀,已迟春之杪。
青齐见麦秀,正及初夏早。
冀北风候夙所知,麦秀孟夏婪尾时。
更闻闽粤当此际,早充饼饵供晨炊。
自南自北皆吾民,乘时因地力作勤。
歉多丰少良苦辛,歉为忧愁丰为欣。
欣不藉人慰,愁亦无人分。
控辔见此含含者,不令蹂躏驰车马。
老翁鞠?道旁跽,停鞭一问资生计。
翁言昨岁被偏灾,幸望麦收无麦税。
如此双湖明月晖,候虫亦解唱无归。
孟公有例呼投辖,道韫遥知恨倚扉。
息壤竟辜鸡黍约,空庭渐怯芰荷衣。
明朝准拟师高季,括颈留君悕不悕。
篝镫每夜读,古人皆死矣。
而我百代下,会其最深旨。
吟讽至往复,欲罢不可已。
安得与之论,谓我能知彼。
今世缀文者,异世亦如此。
念此衷悽恻,泪下如铅水。
顾思文载道,筌蹄徒寄耳。
陋哉执此爱,束缚作文士。
汝闻天籁乎,飘风满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