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读》
《夜读》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篝镫每夜读,古人皆死矣。

而我百代下,会其最深旨。

吟讽至往复,欲罢不可已。

安得与之论,谓我能知彼。

今世缀文者,异世亦如此。

念此衷悽恻,泪下如铅水。

顾思文载道,筌蹄徒寄耳。

陋哉执此爱,束缚作文士。

汝闻天籁乎,飘风满空起。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夜读》,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深夜独自阅读古书时的深刻感悟和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句“篝镫每夜读”,描绘了诗人夜以继日地在昏黄的灯光下阅读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思考的氛围。接着,“古人皆死矣”一句,既是对古人逝去的感慨,也是对古人智慧永存的肯定。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而我百代下,会其最深旨”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追求。他不仅阅读,更试图理解古人的思想精髓,这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吟讽至往复,欲罢不可已”描述了诗人沉浸于阅读中的状态,反复吟诵,难以自拔。这种痴迷于学问的精神,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研究的执着。

“安得与之论,谓我能知彼”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古人进行深入交流的愿望,渴望能够真正理解古人的思想。这反映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知识探索的无限热情。

接下来的几句“今世缀文者,异世亦如此”,诗人将自己与当代的文人相比较,指出古今文人在追求知识和学问上的共通之处,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

“念此衷悽恻,泪下如铅水”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探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有对古代文化的深切怀念,也有对自身无法完全理解古人的遗憾,流露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最后,“顾思文载道,筌蹄徒寄耳”提醒人们,文字虽能承载道理,但终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诗人在此反思了文字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而非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

整首诗通过对夜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反思了文字与真理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戏题盘石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0)

龙标野宴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0)

重登岳麓

万壑风来雨乍晴,登高一览最忪惺。

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

我发实从近年白,此山犹似旧时青。

读书老友今何在,古木秋深爱晚亭。

(0)

示孟郊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0)

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0)

冰雪封途马蹄踏之铿然有声

积雪层冰路百盘,银杯逐马玉鸣銮。

老狂不怕玄冬冷,呵手挥毫兴未阑。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