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玉千寻望转奇,平开十亩漾涟漪。
閒花弄色全依砌,古木丛阴半入池。
云合四山龙起夜,露浓三径鹤来时。
吹笙自是神仙客,暂逐双凫到凤墀。
喷玉千寻望转奇,平开十亩漾涟漪。
閒花弄色全依砌,古木丛阴半入池。
云合四山龙起夜,露浓三径鹤来时。
吹笙自是神仙客,暂逐双凫到凤墀。
此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园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水池、花草、树木以及夜晚与清晨的自然变化,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句“喷玉千寻望转奇”,以“喷玉”形容水池之水,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同时“千寻”一词增加了视觉上的震撼感,展现出水池的深邃与壮观。“望转奇”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惊喜与赞叹。
接着,“平开十亩漾涟漪”一句,描述了水池的广阔与水面的波光粼粼,通过“漾涟漪”生动地表现了水面上的微波荡漾,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閒花弄色全依砌,古木丛阴半入池”两句,将视角转向了园中的植物。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閒花弄色”描绘了花朵在阳光下色彩斑斓、随风摇曳的情景;“古木丛阴半入池”则描绘了树木的茂密与阴影,它们的一部分延伸到了水池之中,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
“云合四山龙起夜,露浓三径鹤来时”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前一句通过“云合四山龙起夜”描绘了夜晚山间云雾缭绕、仿佛有龙腾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氛围;后一句“露浓三径鹤来时”则描绘了清晨露水湿润、白鹤翩然而至的宁静场景,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吹笙自是神仙客,暂逐双凫到凤墀”两句,以“神仙客”和“双凫”(鸭子)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吹笙之人仿佛是仙人,暂时离开尘世,来到这如同仙境般的园林中,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园林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