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朱实映钩帘,恰喜阳和折竹占。
乾闼可犹思旧土,含章未许擅重檐。
名兼淇澳琅玕美,香逊湘妃水月纤。
数尽珊瑚百八子,不闻闻处悟楞严。
垂垂朱实映钩帘,恰喜阳和折竹占。
乾闼可犹思旧土,含章未许擅重檐。
名兼淇澳琅玕美,香逊湘妃水月纤。
数尽珊瑚百八子,不闻闻处悟楞严。
此诗《咏盆中天竺子》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盆中天竺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与深沉思考。
首句“垂垂朱实映钩帘”,以“垂垂”形容果实累累,色泽鲜红,映照在帘幕上,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生动的画面感。次句“恰喜阳和折竹占”,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温暖阳光的喜爱,以及对竹子生长的喜悦之情,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乾闼可犹思旧土”,诗人借“乾闼”(宫殿)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即使身处繁华之中,内心仍怀有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含章未许擅重檐”,则通过宫殿的装饰,进一步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暗含着对权势的淡然态度。
“名兼淇澳琅玕美,香逊湘妃水月纤”,将天竺子与淇澳的翠竹、湘妃的水月相提并论,赞美其既有竹的高洁之美,又不失水月的清雅之香,体现了诗人对天竺子独特魅力的欣赏与推崇。
最后,“数尽珊瑚百八子,不闻闻处悟楞严”,以珊瑚比喻天竺子,强调其珍贵与独特,同时借用佛教中的“楞严经”来表达对人生智慧的追求与领悟,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首诗以天竺子为载体,不仅描绘了其外在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乃至哲学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汉武好神仙,黄金作台与天近。
王母摘桃海上还,感之西过聊问讯。
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
绿鬓萦云裾曳雾,双节飘飖下仙步。
白日分明到世间,碧空何处来时路。
玉盘捧桃将献君,踟蹰未去留彩云。
海水桑田几翻覆,中间此桃四五熟。
可怜穆满瑶池燕,正值花开不得荐。
花开子熟安可期,邂逅能当汉武时。
颜如芳华洁如玉,心念我皇多嗜欲。
虽留桃核桃有灵,人间粪土种不生。
由来在道岂在药,徒劳方士海上行。
掩扇一言相谢去,如烟非烟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