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奔亡道中五首·其三》
《奔亡道中五首·其三》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0)
注释
谈笑:轻松交谈,指挥若定。
三军:整个军队。
却:退却,撤退。
交游:交往,交际。
七贵:指有权势的贵族或显要人物。
疏:疏远,不亲近。
仍:仍然。
留:保留。
一:数量词,表示唯一。
只:单一的。
箭:古代兵器,这里比喻信件或信息。
未:没有。
射:投递,发送。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义士,此处可能象征着某位不愿受名利牵累的人。
书:书信,这里也可理解为信息。
翻译
在谈笑之间,指挥三军后退
与权贵交往减少,关系变得疏远
鉴赏

这四句诗是出自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英雄气概和超脱情怀。

"谈笑三军却"一句,以轻松的态度对待战争,这种不羁的态度正是李白性格的一种写照。三军指的是敌我双方的军队,"却"则表明了诗人面对这种严肃场合时所持的从容不迫。

"交游七贵疏"一句,通过与高贵者广泛结交来彰显诗人的社交能力和广阔的交际圈。这里的"七贵"可能是虚指,象征着地位尊贵的人物,而"疏"则意味着这些关系网虽然庞大,但并不牵绊诗人。

"仍留一只箭"一句,表面上看似与前两句构成对比,实则是在强调即便在轻松自如的交际场合,诗人也不失其独有的坚定和准备。"未射鲁连书"则是诗人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手握利箭,但并未真正使用。这里的"鲁连"出自古籍,是一位善射之士,其书可能象征着最高的射术技艺。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既展示了李白对权力和战争的超然态度,又反映了他个人的英雄豪情。通过这种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诗人塑造了一种不受世俗羁绊、自由自在的人生形象。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至日述怀简袁少卿赵御医

去年冬至身为客,今岁逢冬仍未归。

拜阙班联吴子国,还家梦绕老莱衣。

尘踪似梗何时定,心绪如麻竟日违。

珍重同行袁与赵,一尊好共酌斜晖。

(0)

送李郎中新归南阳省墓

南阳有佳士,年富才华充。

壁水暂游憩,天曹遽登庸。

试事建宁幕,颐情武夷峰。

能声沸众口,芳誉闻宸聪。

徵还凤墀下,超任乌台中。

峨峨冠金豸,表表乘玉骢。

豺群顿扫迹,鼠穴无留踪。

汉桓让先辔,唐温仰高风。

俄转虞衡郎,力赞冬官工。

政绩日益著,秩禄时尤隆。

缅怀三釜荣,弗逮双亲躬。

遑遑风木悲,耿耿羹墙容。

九京渺何处,万感徒填胸。

濡毫写中素,叫阍谒重瞳。

松楸许归省,椿萱更褒崇。

鸾诰绚五色,天章炳双龙。

存殁总光被,古今实希逢。

百拜谢丹阙,三祝效华封。

驱车向晨出,祖帐如云丛。

浩饮倒鹦鹉,高歌遏冥鸿。

都忘去路遥,共喜归兴浓。

到家拟何时,屈指应初冬。

锦衣照丘垄,竹马喧儿童。

故旧远问遗,亲姻竞过从。

鸡肥酒正熟,乐极情曷穷。

第念丈夫志,不与流辈同。

凌摩必霄汉,栖息羞蒿蓬。

圣朝况当宁,小大咸献功。

展墓苟云毕,趋朝敢辞匆。

亟驾青云翼,来觐黄金宫。

及时树勋业,努力全孝忠。

嗟哉昼锦堂,岂独韩魏公。

(0)

题竹送按察副使严继先

谁将修竹倚云栽,翠色清阴绕宪台。

彩凤羽毛迎瑞日,苍龙头角起春雷。

不随仙仗波间化,应感箫韶阙下来。

向晓好风吹绿玉,珊珊珂佩在蓬莱。

(0)

神功圣德诗一十五首·其五出喜峰口

崔嵬绝壁势争雄,破敌机谋出圣衷。

雉堞远横千嶂外,鸾旂遥度五云中。

飞腾铁骑兼程进,散漫穹庐扫地空。

仰荷天威清朔漠,凯歌欢动六军同。

(0)

送袁公子省亲大宁

共是蟠山客,我归君出关。

别愁多夜月,诗思减秋山。

野净风烟断,天清士马閒。

庭闱开幕府,亦足慰亲颜。

(0)

春初忆故人

杨柳初青雁北归,海天愁思共依微。

青山怅别频劳梦,野馆逢人欲换衣。

花外看云孤兴远,溪边对酒故人稀。

相思更有前期在,未必同心与愿违。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